文海阁

文海阁>年代:我在瑶岭山下当农民 > 第105章 猎狗初长成远行(第3页)

第105章 猎狗初长成远行(第3页)

方平见三弟的主意很正,也就不再多说什么。

匆匆数日。二队开始插秧。

试验田这边比大田要早10天的时间,方唯安排人手去给育种小组帮忙,一天就结束战斗。

到了大田插秧的时候,方平也主动带人去干活,几天的功夫就完成了任务。

稻子种在了田里,大家又开始满怀期待,期待这一季能大丰收。

再往后的日常工作不需要方唯操心,郑虎能安排的井井有条。

而试验田这边有方平在,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鸭田共生等事情,也同样不会出什么差池。

随着天气越来越热,【2号禽舍】那边孵化出来的小鸭子也越来越多。

今年的目标是孵化出1000只小鸭子,这数字刚好达到了禽舍的上限,以后也不会再增加。

“云英,现在鸭子多了,禽舍的卫生更应该注意。勤打扫、经常消毒,要避免传染病的发生。”

罗工和温工走了之后,【2号禽舍】就由方云英负责。

方云英是一位20来岁的小媳妇,家里招了一个上门女婿,目前还和父母住在一起。

对方很能干,之前跟着罗工身边学到了很多知识,所以方平才让她负责放养鸭子。

“好的,队长,我记住了。”

方云英工作认真负责,方唯交代了几句便离开了禽舍。

队里的年轻人都已经成长起来,在各个关键岗位上活跃的,大都是这批年轻人。

随后,他去了试验田,去看了看不育株的生长情况。

一亩地按照授粉稻种的品种不同,分成了6片区域,这样才可以有效的观察各种情况。

【南光一号】的一、二、三代稻种都参与了本次试验,还有三种稻种是方唯托人从临县和省城搞来的。

现在需要筛选出品质强大的“不育系”,同时也为下一步培育“保持系”和“恢复系”做准备。

在没有生物基因技术支持的情况下,配对筛选是一个大工程,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

所以说,搞杂交水稻需要很长时间,时间单位是以“年”来计算的。

“还是母本太少,等到了夏秋时节,一定要多找一些雄性不育株回来。”

不育株也不见得只能从野外得到,有时候在农田里也能找到,只不过数量很稀少罢了。

这个工作量就太可怕了,只能碰运气,从茫茫的稻穗里面找到变异的雄性不育株。

随后,他给吴茂盛和孙振兴都写了信,向他们求援,力图能找到更多的母本。

吴茂盛和孙振兴在回信里,都委婉的劝他,不要耗费精力和时间搞难度太大的东西。还是要立足脚下,多培育一些优质的纯稻种。

并且,两人都给方唯寄来了一些新稻种,品质都还不错。

这段时间,方唯相对轻松一些。

趁着青黄不接的当口,他找人把村里的路修了一下,然后重新翻新了打谷场和磨坊。耗费了一些稻谷,但他认为这很值得。

然后他又重新规划了宅基地,今后建房不再是胡乱布局,而是要按照队里的要求来。

“歇一下吧,整天忙忙活活的能把人累死。”

方唯打算歇两天,于是他和盘莲约好,去山里转转。

盘莲想去【三清观】玩一趟,毕竟上次去那边给她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方唯自无不可,走之前去和关崇阳说了一声:“老爷子,我和莲要去三清观玩玩,你有什么东西或什么话要带给道长的吗?”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