骆峋將巾子放回托盘里,对槛儿的话似乎並不意外,面不改色道:“嗯,为何?”
槛儿知道银竹把昨晚在小院发生的事报给他了。
银竹是太子的人,保护她是职责所在,有什么事要上报合情合理。
槛儿不觉得有何不可。
只不过银竹应该不清楚,当时她和姜侧妃之间的具体对话是什么。
若不然以姜侧妃那等大逆不道之言,从昨晚到今天银竹不可能那么平静,太子此时也不会是这种反应。
这么想著,槛儿便没藏著掖著。
“姜侧妃觉得妾身端午那天是故意当眾不给她脸,恼上妾身了,要妾身道歉。
也是妾身当时心思不够縝密,顺势接了瑜郡主的话,没察觉到姜侧妃的处境。
不过昨晚听姜侧妃重提此事,妾身倒觉得妾当时没有刻意向姜侧妃解释,於姜侧妃而言反倒是好事。”
骆峋示意她继续说。
槛儿:“当时在场的人多,在外人看来瑜郡主所言兴许只是一句孩童稚语,妾身若把瑜郡主的话放在心上。
还为此特意向姜侧妃解释说明,不仅会显得妾身小家子气,也会让姜侧妃被旁人以为心眼儿小。
这么一来岂不反倒对姜侧妃不好?所以妾身觉得自己当时没有做错。”
骆峋的確听银竹报了此事。
他不用想就知姜侧妃因何寻她麻烦,却是不知对方究竟说了什么惹恼了她。
此时听槛儿主动说起这事。
骆峋看著她尤为凝重的表情,顺势问:“她如何为难你了,详细与孤说。”
“她敢说,妾身却不敢重述,”槛儿深吸一口气,眼眶突然泛起红来。
骆峋:“恕你无罪。”
除了姜侧妃说她为重生之人的部分,其余內容槛儿打算告诉太子实情。
一则孩子是她与太子两个人的,有事合计著来很正常,当爹的保护孩子也是常理。
二则。
姜侧妃昨晚说的那些话在任何一位做过母亲的女子听来,怕是都不大可能受得住。
更別说是犯了皇家大忌,更是犯了她的大忌,槛儿不可能只让对方伤腿吃屎便算了!
且看姜侧妃那架势,日后必定会再找她麻烦。
若就此放任不管,等以后孩子出生了,难保姜侧妃不会再生出什么事端。
既如此,那就先下手为强!
深吸一口气,槛儿的声音像似从喉咙里挤出来一般:“她诅咒这个孩子。”
“她说,孩子在元隆二十五年二月初三,溺亡於井,时年四岁。”
上辈子如此,这辈子不会了。
不管是曜哥儿还是两个小的,这辈子她绝对会护好他们。
绝对!
海顺与瑛姑姑在外面厅堂里候著,正有一搭没一搭地小声閒聊著,书房內忽地传来一阵碗碟碎裂之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