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海阁

文海阁>[历史同人] 秦穿之带着始皇开盲盒 > 第37章(第2页)

第37章(第2页)

然而——

第二日,当在密林深处熬了大半夜,痛定思痛地追忆完昔日的家族荣光,照常翻来覆去痛骂完始皇帝后,临近丑时末才匆匆溜回家中睡觉的反贼们正躺在家中的土胚茅草屋内闭眼补觉时,就听到家外的蜿蜒黄土路上,一阵阵“咚咚咚——”的敲锣响声,伴着里长那高亢的秦腔,整间破屋子都被这扰人清梦的大噪音给震的噗噗掉灰——

“注意!注意!全体韩阳里的人都有!听到锣声后,速速来到大槐树下集合!”

“集合!全体韩阳里的人听到锣声后速速来到大槐树下集合!”

“特娘的!臧获!这大清早的究竟还让不让人睡觉了!”

困得眼睛都睁不开的反贼们听到门外的巨大吆喝声,被吵得睁开布满红血丝的双眼,立刻骂骂咧咧的从土榻上爬起来。

刚刚恼火的将目光转到木窗上,就听到里长紧跟着吆喝的话:

“全体韩阳里的人速速集合,玄鸟保佑!天大的好事来了!皇帝陛下派人来给咱们送少府制作出来的精品石磨了!”

“什么?!”

昨晚聚在大本营,苦苦熬到大半夜,全都在嘲笑、奚落、高居皇座的嬴政必然想不到“庶民们根本买不起石磨”的六国反贼们一听到这破天荒皇帝陛下竟然要给庶民送石磨的话,瞬间齐齐惊得瞪大了眼睛,下意识手脚并用的从土塌上爬起来,但因为睡眠严重不足,腿脚发软,又都纷纷“砰——”地一下重重摔到了黄土地上,挣扎着爬起来,仿佛听到窗外正在下稀奇的红雨一样,一个个草草穿戴好衣物就踉踉跄跄地冲出家门,朝着本里内最高、最大的百年古槐树下快速奔跑。

大秦国企

位于咸阳城郊韩郑县的韩阳里乃是帝都附近聚集老韩人最多的地方。

十年前,韩都新郑被秦军攻破,改名为“颍川郡”后,皇帝陛下遂在咸阳城郊的野地上划出了一片新的小县,县城内部又分化为了两个亭、二十个里,专门用来安置韩王国内全部的亡国贵族和富户们,其中韩阳里内安置的是原韩都——新郑城内所有的顶级亡国贵族。

经过三千多个日日夜夜的发展,这片方圆大约六十里的小县已经和关中郡其他县完成初步融合了,无数老秦人和老韩人成亲,有人嫁出去,有人被娶进来,使得不大的小县内韩人、秦人几乎混合居住,其中还夹杂着个别后来亡国后,陆陆续续迁移过来成婚的楚人、燕人、齐人、魏人等。

可谓说这是一处文化极其多元、口音也非常复杂的地区。

盛夏的清晨,红彤彤的大太阳冉冉在东方升起,金灿灿的阳光照耀着一颗生长的极其高大、树叶非常茂盛的古槐树。

这棵古槐恰恰长在韩阳里的入口处,如伞般漂亮的大树冠在阳光的照耀下绿油油的发着亮光,细碎的光线从树叶的缝隙间漏到下方一个五米多高的土台子上,这正是每次韩阳里的里长召集里中的人传达上级事务时所站立的地方。

整个里内约莫有一百多户人家,总人口大约有七百多人。

经过里长提着铜锣,沿着每条街道大力吆喝之下,不到两刻钟的时间,无论是大人还是小孩儿,全都顶着惺忪睡眼,陆陆续续赶到了古槐树前。

昨晚深夜偷偷摸摸齐聚到一起密谋的反贼们此时也都揉了揉布满红血丝的眼睛,混在人群之中,满脸疲惫的看着一个身穿黑袍、发须斑白、约莫五十岁左右的

里长提着一个金光闪闪的铜锣、迈腿沿着土阶梯,一步步走上高台后,就目视着下方所有人清清嗓子,操着秦腔高声吆喝道:

“诸位乡党们,额今日将大家召集起来,主要是想向大家宣告一下昨日黄昏时从亭长那里收到的政令。”

“想必大家昨日也听说都城内宣传的沸沸扬扬的石磨豆食和麦食了,额今日主要就是说这件事情的。”

“首先,这事儿确实是真滴!”

“这石磨、豆食、麦食还有新的烹饪方法——‘铁锅炒’都是额们皇帝陛下的皇长孙得天所爱从玄鸟那里得到的,是玄鸟赐给额们大秦的福泽!”();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