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在武英殿看著胡翊,脸上是掩饰不住的笑容,上来先问道:
“咱的圣旨写的咋样?”
朱元璋显得很得意,胡翊就赶紧彩虹屁吹上了:
“陛下这道圣旨言简意,情真意切,写的都是大家都能听得懂的简便话,我们府上的老妈子一字不识都能知道意思,这样的教化真是太方便了。”
朱元璋哈哈大笑道,“咱觉得李相起草的那些詔书,写的是好看了,就是谁都听不懂,说直白点就是不说人话。尤其是州府县衙前的告示,咱以前当百姓的时候看不懂那些鸟文,叫个识字的念上一遍来还是不懂,就厌著那些个繁杂的东西。”
胡翊立即附和著说道,“若是州府县衙的告示都能用上这样简便的话,那百姓们都知道朝廷的意思了,也不需用那样多的人力再去解释,这方面臣也是深有体会,臣的学问不多,但能够认识几个字,早些年看到衙门放的告示也看不懂,陛下带了这个头,实在是我大明开国的新风气,也是百姓们的好福气。”
被胡翊这些马屁拍的,朱元璋也乐的顛顛的,就开起玩笑拱火道:
“你叔父被李相臭骂了一通,怕是要回去找你,咱就叫人把旨意提前下了,你官比他大他就不敢骂你。”
胡翊一时间分不清楚老丈杆子这是向著自己呢?
还是幸灾乐祸,巴不得再看一场好戏?
身旁朱標就说道,“姐夫领了詹事府詹事,今后总理东宫的事务,现在先不急著调你入主东宫,毕竟你与大姐有婚事在身,成婚之后我再来调你吧。”
这倒也好。
朱元璋把胡翊的文官职算是封到头了,正一品荣禄大夫,他现在和李贞、常遇春、徐达、李善长这些人一般的文散官头衔。
宋濂在东宫任詹事府少詹事,这是个正四品的官。
现在给胡翊加封詹事府詹事,管著宋濂这些文官,又给个到顶的文散官头衔,这就是要用胡翊压著那帮文官呢,相当於是给太子府的一眾文官们找了个婆婆。
奉天翊运推诚宣力武臣,再往上走一步那就是武勛的最高品级一一上柱国。
这个官位目前就常遇春、徐达、李贞三人才有此殊荣,李贞亡故后这个位子才轮得到李文忠。
这么些个官位封给胡翊,那么朱元璋接下来想让胡翊做的事就很明显了,极可能要用胡翊来压制、甚至收拾这帮文官们。
刚才又说厌恶繁杂的事,又亲自用大白话下旨,恐怕是文官那些繁琐的礼节惹得朱元璋不忿了朱元璋还有正事要忙,就开口说道:
“行了,你没事就回去忙婚事去,你想不想去后宫再见见静端?”
胡翊知道里面有坑,立即回答道,“越是这时候,臣越该守礼避嫌。”
朱元璋点著头道,“这就对了,马上就该成婚,不要猴急猴急的,倒是也不能一直不进宫,每三天进宫一趟去给你姑父把把脉去。”
“臣谨遵圣諭。”
朱標將一块鎏金令牌交给胡翊,以后进出皇宫就可畅通无阻,不必通票了。
胡翊回到家中时,门口停著一匹骏马,进院就看到大哥拱手垂立在门口,面色看起来极为不自在。
刚迈步进院子,胡福就立即高喊道:
“稟老爷,咱家二少爷荣禄大夫大人回来了。
这声通让胡翊觉得好不自在。
胡惟中立即迎出来,在他身后,一个身穿常服、浓眉大眼的中年男子也是快步出屋。
这中年男子眉眼间有些戾气,笑起来也有几分皮笑肉不笑的模样,瘦瘦的身量鹰鉤鼻子怪渗人的,长得像猫头鹰成精。
“下官见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