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海阁

文海阁>大明国医:从九族危机到洪武独相 > 第88章 朝著封爵进发(第2页)

第88章 朝著封爵进发(第2页)

胡翊立即就说道,“岳父,我觉得弟的性子適合学些医,將来既能文武双全,又能通晓些医术救治眾生,於民是一件好事,於他自己也可以落得些清名。”

听了胡翊的话,朱元璋仔细把朱抱起来打量著,看了半天最后评价道:

“咱就看这小子一身的调皮捣蛋,没看出来有啥才学,不过你愿意教,没事了教教也好。”

隨即,朱元璋又问他其他几个儿子们道:

“你们还有谁愿意跟著他学医的?”

朱楼、朱櫚立即大摇其头,朱棣也说道:

“爹,我们要学马上打仗,男儿何不带吴鉤,要吴鉤不要医书。”

朱標说道,“儿子倒是想学,实在分不开身。”

朱元璋就点头道,“你这就去晓諭中书省,叫他们把胡翊这个大蒜素的製法印成册,在咱大明的州府县乡传颂,百姓们需要这味奇药救命,也要为你姐夫扬一扬他的功绩。”

胡翊立即又自谦起来了,“岳父,扬名的事就算了,能造福百姓就好。”

朱元璋直接瞪了胡翊一眼道,“不扬名,哪来的功劳?”

“咱不止要给你扬名,也要把大蒜素推到民间去,百姓们受了益,自然就会多种大蒜,大蒜种的多了才供得起大蒜素不是?”

胡翊立即点著头,看了一眼朱標,马上又说道:

“那样光写著我的名字怕是担不起,不如把太子殿下也写进去,这是太子殿下刊印成册,广推到民间造福百姓的举动,这味药是我调的,如此安排岳父觉得如何?”

朱元璋心里明白,胡翊这是在给太子扬名,为太子收民心呢。

把功劳堆在朱標的头上,这样的事他又岂会不喜?

朱元璋顿时笑的露出了两颗大门牙道,“给你弟弟贏些民心,这个做姐夫的有心了,就照著办吧。”

胡翊此时想了想,终於决定说出酒精製造的事。

之前朱元璋开了这个话茬,他就准备提了,只是因为《禁酒令》的问题,朱元璋本身管的也严,胡翊心里也直犯嘀咕。

可是真正和那些伤兵们同吃同住几个月,胡翊知道这些人的艰难,本著能救一个是一个的原则,胡翊便又开口道:

“刚才岳父提到军中治伤的事,我该把这些医术传下去,只是学医需要天分,能传下多少去还不知晓,现下倒是还有个好主意。”

朱元璋立即问道,“是啥好主意?”

胡翊就循循善诱道,“还有一种药,比大蒜素的疗效更好,对疮伤伤卒们使用,可將治癒效果提到八成多以上,这样即使我不在营中,也能提高伤兵的救治。”

听了胡翊这话,李贞直接就是一惊:

“你已將伤卒的存活从三成提到了七成,还能提到八成多吗?”

胡翊为了保险一点,便稳妥说道,“我在营中时,提到八成多是有可能的,若我不在,治癒应该也能到七成,只是酿造此药,就要违反岳父的法令。”

“什么法令?”朱元璋问道。

“岳父颁布的禁酒令。此药乃是酒中精华,我取名为酒精,只是酿造酒精便要先酿酒,岳父有令民间禁止私自酿酒,官员们亦不得饮酒,除非是过年和家中婚娶时,可以向衙门求取酒引,小婿若是要制酒精,便要违令了。”

朱元璋这下皱起了眉头,而后问道:

“这酒精的药效真有你说的那样好吗?你能酿出多少来?”

胡翊只好实话说道,“我在古医书里见过记载,可也要从头试起,若能酿出酒精,可以数年不腐,药效一直长存不坏,比大蒜素要易储存的多,药效也更好。”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