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海阁

文海阁>大明国医:从九族危机到洪武独相 > 第93章 丞相来了也得碰一嘴灰(第1页)

第93章 丞相来了也得碰一嘴灰(第1页)

第93章丞相来了也得碰一嘴灰

胡翊与李善长只见过三次。

一次是开国大典当日,一次是胡翊被参,上朝申辩。

最近的一次是和朱静端成婚,朱元璋在武英殿大宴群臣,李善长过来祝酒道了几句贺词。

双方其实没什么交情,但因为叔父胡惟庸的关係,这又是个绕不开的人。

对於李善长的来意,胡翊闹不清楚,这位鬚髮皆白的老者见了他显得十分亲切,开口便叫道:

“贤侄,近日入主东宫,可还忙碌吗?老朽要来烦你了。”

李善长叫了声贤侄,胡翊却是叫著他丞相,

“丞相驾临,下官恭迎。”

李善长笑道,“何须如此客气,你叔父乃是我的左膀右臂,这样说话就生分了。”

来到詹事府大堂坐下,李善长打量著整座公堂,然后点著头讚许道:

“贤侄到底是陛下看重的人,做起事来乾净利索,將这詹事府大堂布置的规矩得当,叫人在观感上便觉得一新啊!”

“丞相夸讚了,不知您驾到太子东宫,有何要事?”

胡翊懒得跟李善长打马虎眼,这糟老头子进了东宫,夸完这里漂亮后又去夸那里,就是不说正事,他可没閒工夫耗著。

李善长见胡翊不吃这一套,叫了许多声贤侄,胡翊也不改口。

便也只好互称官职道:

“本相身兼著太子少师,说起来也是东宫的人,只是日常都在中书理政,实在分不开身,论起来倒也不算外人。”

说到此处,李善长端起茶碗来岷了一口,说话的语气严肃之中又带著几分和气道:

“说起来也是分內事,老夫此来东宫,是为了个人。”

为了个人?

陈允恪吗?

李善长应该就是为此人来的,可是他绕著弯子,话说的却极其委婉。

他先拉著胡翊扯起了出身,说道:

“老夫乃是淮西人,你叔父亦是咱们淮西的人,又是我的左膀右臂,因此你这駙马嘛,自然也是咱们淮西的儿郎了。”

胡翊点著头道,“丞相此话不假,下官祖籍在安徽定远,与陛下和丞相的老家都极近。”

“著哇!”

李善长等的就是他这句话,接著便说起道:

“如此算来,就更不是外人了,既有同乡之谊,就更加该有同乡之善。老夫便是如此待你叔父的,便將他提拔,做了我的左膀右臂,那日御史凌说向你发难,老夫便也略尽些微薄之力。”

见胡翊没有反应,李善长又道:

“说起来你那日在朝堂上真是好一张利口啊,有此舌辩,自然不惧別人的攻计,倒是咱们同为武勛官,私下里就该多走动走动了,不能因此而生分了。”

胡翊答应了一声。

李善长便在这时点了题,嘆口气说道:

“在这里就要说说那康茂才了,同是咱们武勛官,乃是助大明开国的有功之臣,却不和你多走动亲近亲近,险些伤了和气,他昨日到我府上来提起此事,一脸愧疚之色,就托老夫来与你们说合,向你表达歉意。”

陈允恪是康茂才的女婿,这事胡翊都知道了。

李善长现在提起了康茂才,胡翊却是不想接这个话题,明知故问道:

“丞相,康茂才將军驻守南京城防,说起来下官倒是疏於拜访,但不知如何就伤了和气呀?”

李善长摇头苦笑道,“你记不住是对的,太子东宫有个典簿官名叫陈允恪,他便是寿卿的女婿啊,大明有这么多的功臣,你们年轻一辈的记不住不奇怪,毕竟打天下那会子你们都还小,康寿卿托我来和你赔礼,他那个不成器的女婿在东宫对你多有不敬,已经狠狠地罚过了。”

说到此处,李善长观察著胡翊的神情,又发出了邀请道: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