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翊知道这事儿难做,因为这个时代高度蒸馏酒的出现,完全靠的是运气,许多工匠根本就不知道自己是如何製作出高度酒器的。
即使是军中的將领们,也是如此,他们平常喝的大都是米酒,高度烈酒可遇而不可求,
蔡信此时就皱著眉头说道:
“咱们造出来最好的蒸馏酿酒器,也就是您上次品尝的那个样子的,这不,接连又造了几副,
还不及上一次那批酒器的效果,陛下又都把工匠们调去修城墙和皇宫了,下官我这里实在是———“
胡翊点著头,他也理解蔡信的不易,何况要做这些事,工部还得往里面搭钱。
做的多了,耗费也多。
胡翊只好说道:
“那此事就先搁置了。”
但是他转念一想,工匠们对这些酿酒器具更为敏感,造不出来没事,是否知道有哪些好的酿酒器线索呢?
大不了跟著线索去找,点钱买下来,然后研究透了构造,再试著批量製作。
胡翊就尝试著问起了线索:
“造酒精这事乃是陛下御批,著我去做的,说来干係也很重大,你可曾听说谁哪里有这样酿造烈酒的酒器?给我指条路,剩下的我去办。”
蔡信想了想,然后说道:
“听说江南巨富沈万三那里收藏有许多酒器,此外嘛,常遇春常大將军也常收集这些东西,据说家中也存放著好几副酒器,您要不去找这两位问问?”
沈万三现在好像就在南京,忙著给大明修城墙。
不过,胡翊暂时没有跟此人照面的想法,毕竟上一次在李文忠军中,蒋清就是靠著沈万三的聚宝钱局,从军中转移脏银出营的。
此事朱元璋早就知道了,只是隱而未发,还没有对沈万三动手而已。
聪明点的话,这个时候就不该掺和进去,
那就只有去找常遇春了。
说起来,上次在汴梁时候,常遇春缴获的那尊蒸馏酒器就是好宝贝,他还剿出了用那酒器所酿的烈酒。
朱元璋那夜,就是用这些酒来试探胡翊来著,胡翊也尝过那个酒,五十度绝对是有的。
想到此处,胡翊便回到官署,写了一封求酒器的书信派人送到常帅军中。
对於朱元璋的禁酒令和禁杀降令,整个大明之中,也就常遇春敢违抗了。
朱元璋对此也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他喜欢常遇春更胜过徐达,何况常家以后还要出一位太子妃呢。
从工部出来,胡翊又要对帐太子田庄的收成,忙起来可就没完了。
晚上,朱元璋在坤寧宫等著胡翊回来。
但是左等也不回来,右等也不回来,最后还是朱静端亲自送饭到太子田庄的。
胡翊清点粮储回来,已是半夜了。
老丈杆子大概是想等他回来,再详细议一议有关大明货幣改革的事呢。
结果没等回胡翊,实在熬不住了,便去睡了。
胡翊回到灵秀宫,朱静端已经把明日上朝的袍替他掛起来,把玉带、朝靴还有笏板都放的无比规整。
今夜朱静端还特地加了宵夜的量,就怕胡翊吃不饱,
坐在床头,朱静端就说道:
“爹晚上又发了一通脾气呢,嫌你没有回来。”
胡翊立即问道,“姑父开导的咋样?不会再对著我撒气了吧?”
朱静端捂著嘴偷笑起来,美目盯著胡翊,调皮的问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