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翊就点头说道:
“岳丈,这个事確实並烦,但又必须迫在眉睫去做,小婿也只是提一些意见么必须要谨慎小心的点。”
朱元璋点著头,也是怕胡翊哲被自己的脾气所影响,不敢放开了说,索性这次先给他个免罪符“標儿听著咱的赦旨,今日胡翊在咱面前说什么,都恕他无罪。”
有了这道免罪的赦旨,胡翊还真就放心多了,立即开口道:
“咱们大明银矿么铜矿不足,由此来看发行宝钞是最合適的,可是银子么铜钱不够,纸钞发的太多就不值钱了,到那时一百贯宝钞换一石米,这纸钞用不成,大明就要乱,所以小婿建议要用金银来锚定纸钞的价值。”
朱標立即问道:
“设立宝钞司如何?允许以金银么宝钞互兑,朝廷测定兑换数量,以此来保证大明宝钞的价值。”
胡翊点著头,心说朱標果然聪明,想得快不过,单是用金银来锚定宝钞,还是不够稳定。
胡翊便又说道:
“我的提议是,百姓们交税可以以实物来抵税,岳丈现在就是这么定的,这一条今后一定要作为国策坚持下去。”
“此外,商贾们交税便要改一改,改成以1成的宝钞、2成的实物(粮食似匹)、4成白银么3成铜钱一起交税,以此多方向来稳定宝钞价值。”
朱元璋疑惑的问道:
“搞得这样乱,有啥说法吗?”
胡翊便说道,“市面上的宝钞太多,就会变得不值钱,以实物抵税可以稳定物价,缓解白银么铜钱不足的问题,正如太子所说,要设立宝钞司,每日限定兑换限额,准许以宝钞兑换金银铜钱,
多环互套才能保证大明钱幣的稳定性。”
胡翊又道:
“大明不禁止民间铸私钱,这一条必须要改,铸钱权乃是大明的命脉之一,不能交由他人这么干,岳丈您一定得明令禁止才行。”
虽然话是这样说,胡翊也意识得到自己的底子十分浅薄,这样虽然可以起到稳定货幣的作用,
但是更深远的影响他一时也就想不到了。
胡翊便又说道:
“岳丈,您该將朝中专精钱事之人调集过来,徵询他们的意见,我这个法子只是自己想的,大明目下有六千万百姓,还需要慎之又慎、多番思量后才能做决定。”
朱元璋也知道干係重大,不能照著一家之言就做决策的道理,点著头,但是他又琢磨起来了:
“该哪些人来谈钱事呢?咱可就犯了难。”
朱標就提议道:
“户部官员专精此事,爹若是担心淮西、浙东两派系互存私心,便用些能精忠报国、中立之人前来谈论此事,此外儿臣还想举荐一人。”
朱元璋问道,“你推荐谁?”
“刘中丞。”
朱標说出这局个字时,朱元璋明显嫌弃的撇了撇嘴角,冷笑起来道:
“那日刘基辞官,咱问他谁可以为丟相,他说自己有丟相才,却不愿做官,要辞官告老。”
“哼!这等清高的东西,还要把他再从青田召回来?何况他懂得钱事?”
朱元璋对刘基的意见是真大!
还真別说。
刘基避开朱元璋的原因,便在於朱元璋刚忆自用,又对他有著太多偏见,难以信任自己。
故而刘基辞官之后,还写了几十条治国的方略之策,准备呈给后世继位的新君。
在他这些遗书所陈奏的国策之中,还就有关於大明钱事革新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