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海阁

文海阁>被内娱封杀后,我成了好莱坞大导 > 第92章 奥组委第二阶段入围名单(第1页)

第92章 奥组委第二阶段入围名单(第1页)

方元和特效公司负责人一样,忍不住流下冷汗。

负责人是因为,客户提出的要求太高,臣妾真的做不到啊!

方元是因为,他下意识將现在,当成二十年后那个时代。

对於特效方面的製作,他並非一窍不通。

甚至可以说很清楚。

至少小型特效的各种製作渲染,他前世拍摄短剧时,经常性使用。

短剧十几天拍完,后期特效再做个十天左右,一个月就能完工上线各大短视频平台。

在方元看来,《梵谷之死》虽然特效量比较大,但製作渲染难度是很轻鬆的。

后世隨便找家小公司,都可以很快完成这方面的工作。

但,问题就在这里!

2005年,即便是全球电影工业最发达的好莱坞,数字特效水准也还是很原始的状態!

之所以说很原始,並非是特效质量,而是效率问题。

“难道你们就不能再快点吗?”方元不甘心地问道,“或者加加班?我可以加钱的。”

负责人都要哭出来了。

导演啊,你就算加再多钱也没用啊。

我们即便是三班倒,也最多只能再將时间缩短14。

这就是极限了!

绝对不是钱的问题,而是现在的技术,上限就在那里。

方元听著负责人诉苦,希望他收回成命,眉头不禁微微皱起。

说实话,他是真的没有想到,如今的特效製作技术,竟然如此拉跨。

虽然cg动態捕捉已经初见苗头,但计算渲染还有软体算法这些,並不像后世那般成熟。

甚至隨便一个网友,下个软体跟著教程,都能做出堪比大片的场景和动作画面。

特別是ai视频生成,人人都可以成为导演。

因为脑海中记忆清晰可见,所以之前方元潜意识里压根就没注意到,两个时代之间存在巨大的鸿沟。

看上去好像也就二十年的区別。

但科技的发展,真的可以用日新月异来形容。

“这下麻烦了……难道要放弃今年的威尼斯电影节?”方元感觉有点头疼。

他不想失信於人。

之前答应过吕克导演,今年再拿个国际三大电影节最高奖项。

以《梵谷之死》的质量水准,方元是有信心可以和李桉的《断背山》竞爭。

可现在问题在於。

电影拍完了,后期特效製作至少要半年?

“要不……我去找找卡梅隆?”方元忽然想到这位大佬。

之前说过,每一位大师级导演,都有自己的独特风格。

卡梅隆的风格是什么吗?

很简单,他有著“技术狂人”的称號。

几乎凭藉一己之力,推动好莱坞从模型特效到数字时代的跨越,开启全球3d大片时代。

影响了无数电影院更新换代,电影票的价格也隨之水涨船高,大家赚得盆满钵满。

现在的话,卡梅隆的影史不朽之作《阿凡达》应该已经开机了。

说明数字特效技术方面,已然成熟。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