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海阁

文海阁>本王的科技树长歪了 > 闭门造书(第2页)

闭门造书(第2页)

“这个公差配合……”“就是做衣服留点富余,胖点瘦点都能穿!”

虽然这些比喻极其不严谨,甚至有些是错误的,但它们生动、形象,极易理解和记忆!对于一份面向古代工匠的“操作指南”来说,或许比严谨的理论阐述更有用!

赵楷茅塞顿开!他不再执着于用“准学术”语言去描述,而是开始借鉴狄明月的思路,用大量比喻、口诀和步骤化的指令来重构那份规程。

“‘大小齿轮紧咬合,齿数多少定快慢’”

“‘转向不同心莫慌,差速机关来找平’”

“‘铁轴穿木易晃荡,铜套抹油稳当当’”

“‘先装底座后立架,对孔上销莫要差’”

他越写越顺,虽然写出来的东西看起来更像工匠口诀而不是技术文档,但可读性和可操作性大大提升。图纸也相应简化,突出关键结构和装配顺序。

狄明月在一旁看得津津有味,不时还插嘴提点“改进意见”:“这句不好听!换成‘你左我右不同步,机关巧手把它补’!”

赵楷从善如流。两人一个敢说,一个敢写,居然配合得异常默契。

有了狄明月这个“外行顾问”的加入,编撰工作的效率陡然提升。几天后,一份风格清奇、图文并茂(图是正经图,文是打油诗)、充满了生活气息和暴力理解的《指南车制艺规程(初稿)》终于完成了。

赵楷看着那厚厚一摞稿纸,心情复杂。这玩意……曹玮看了会不会直接气死?但这确实是他目前能做出的、最可能让工匠看懂的东西了。

“太好了!这东西看着就有趣!”狄明月拿起一份抄录的副本,爱不释手,“比我叔父兵书上的图好看多了!”

赵楷苦笑:“但愿曹大人也这么觉得……”

就在这时,狄明月忽然想起自己来的目的,从怀里掏出一张新的草图:“对了!差点忘了正事!你看这个!”

赵楷接过一看,头皮再次发麻。

图上画着一个巨大的、带轮子的木箱,箱子后面连着一根粗大的、带许多横隔板的转轴,轴的一端连着一个巨大的摇柄,另一端则是一个……漏斗?旁边还标注着:搅龙?扬谷?

“这……这又是什么?”赵楷有种不祥的预感。

“扬场机啊!”狄明月兴奋地解释,“秋收打谷后,扬场最累人!要靠人力用木锹迎风抛洒,效率低下!我就想,能不能做个大箱子,里面装上能旋转的带叶片的轴(她称之为‘搅龙’),用牛拉着走,一边走一边通过漏斗喂入谷粒,搅龙转动就把谷粒抛起来,风就把秕谷和杂物吹走,干净的粮食就落回箱子里!多省力!”

赵楷听得目瞪口呆。

大小姐……您这脑子是怎么长的?这特么是简易联合收割机的雏形啊?!虽然极其原始,但原理居然是对的!

“这……这想法……甚好!”赵楷艰难地评价道,“但……结构同样复杂,对精度和可靠性要求极高……而且,目前……我没空啊……”他指了指那堆规程稿纸。

“知道你没空!”狄明月大方地一挥手,“不急!秋收还早着呢!你先忙你的!这图你先留着,有空琢磨琢磨!需要什么料,提前告诉我,我去准备!”

她又看了看那份有趣的指南车规程,眼珠一转:“这东西真能教会人造指南车?”

“理论上……可以吧。”赵楷没什么底气。

“那好!这副本我拿走了!我拿回去给家里匠坊的师傅们瞧瞧,看他们能不能看懂!”狄明月说着,不等赵楷同意,就把那副本塞进了怀里。

“哎!狄小姐!那是草稿!还有错呢!”赵楷急了。

“无妨无妨!看得懂就行!”狄明月浑不在意,又风风火火地走到墙边,轻松一跃,翻墙走了。

赵楷伸着手,徒劳地张了张嘴,最终无奈地放下。

得,核心技术的草稿就这么被甲方顺走了……但愿别惹出什么乱子。

他低头看着桌上那份风格诡异的规程正稿,叹了口气。死马当活马医吧!时间快到了,只能硬着头皮交上去了。

他整理好稿纸,深吸一口气,走向曹玮的值房。心中忐忑不安,不知等待他的,是雷霆震怒,还是……一丝认可的微光?

而此刻,狄明月正拿着那本“有趣”的规程,快马加鞭地赶回狄府,心里盘算着:“家里那几个老匠头总说看不懂兵部的图谱,这个这么好玩,肯定能看懂!要是真能照样子做出个小指南车来,叔父肯定吓一跳!嘿嘿!”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