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博文注意到黎云戈的鱼,最开始是因为他的人,他太不像本地人了,更不像渔民,这少年的皮肤白皙细腻,五官精致,像误上渔船的小少爷,在一众黝黑粗糙的渔民中简直独树一帜。
李博文恍神了一会,才注意到少年的船,以及船上的鱼货。
都是很新鲜很肥硕的鱼。
李博文来了点兴趣。
他经常采买的大型渔船这几天收获不丰,正想着买点散货。
既然注意到了黎云戈和他的船,也就干脆走上前去,准备谈价格。
黎云戈正摆弄着手机,多角度拍摄船上的鱼,连拍了好几张,又录了个小视频。
见有人来看鱼,他放下手机,露出笑来。
李博文见了这少年的笑容,隐约感觉有些熟悉,但没多想,只一心谈价。
除了常见的几种鱼,黎云戈还不太能区分种类,只知道捞上来的十有八九是杂鱼,价格也就浮动在杂鱼的波动区间内。
张叔那边没主顾,过来帮着聊价格,最后这船杂鱼以每斤11元的价格成交。
李博文电话叫来公司的货运员,给这船鱼上称。
按照这个季节,以及黎云戈这种小型渔船上配备的流刺网,一般单网能有八十到一百斤渔获,黎云戈每次单网都能收两百多斤,洒了三次网,渔获约有七百斤。
这就是八千多块了,加上另外挑出的黄花、金鲳、海鲈等,价格较杂鱼高,林林总总算下来,这一船鱼货卖出了万把块钱。
支付用的是手机,黎云戈趁这机会,加上了李博文的微信,又和他推荐张叔的鱼。
“都是同一块水域捞出来的,很新鲜。”
新鲜,这几乎是每个渔民的推荐语,但李博文刚好有采购需求,这下也就顺势去看了张叔船上的鱼,又看了旁边几个一同出海的渔佬船上的渔获,一起包圆了下来。
丰收加遇着省事的主顾,这都是难得的好运气,提前收摊的张叔及其他渔佬们一个个笑开了花,呼朋唤友要去吃烧烤并喝点小酒。
黎云戈心念一动,没急着回家,跟着渔佬们一起去了附近的大排档。
这片码头来往的多是凌晨归港的渔佬们,一般深夜开摊的烧烤也延续到了早上。
黎云戈被带来的这家,铺子不大,但烧烤口味一绝。
老板娘性格爽利,还兼卖着粥点早餐,黎云戈不止要了烧烤,又点了炒粉、海鲜粥……
得益于豪门生活,他个子不矮,加上渔佬劳累后都会胃口大开,老板娘并不怀疑他的食量。
诸多食物很快被送上桌,黎云戈飞快吃着,热气熏得他几乎想流泪。
多少年没吃过这么干净、没有污染的食物了?
他这时候才终于有了重新活着的实感。
填饱五脏庙,张叔他们那边已经喝起了啤酒,并大声吹牛说笑,海风吹过他们朴实皲裂的笑脸,黎云戈心里多了久违的安宁感。
他没有喝酒,张叔他们也有分寸,黎云戈在他们眼里还是半大少年呢,劝一杯意思意思就算了,又各自和老友推杯换盏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