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之后捕鱼的时候也得注意避开这些易危、濒危物种。
黎云戈记下这事,继续浏览,时不时向张叔请教:“张叔,这种鱼在我们这儿有吗?”
“有啊,金线鱼嘛,那些厨子说这鱼的肉质特别鲜美,但不好捕,一般要去深一点的海域。”
“那这种呢?”
“龙虾?当然有!一般在礁石区那边多,不多那边水流急,一般人不敢去。你也不要随意去,挺危险的。”
两人你一句我一句聊着,黎云戈默默把每种鱼的特点、价位、出没区域记在心里。张叔见他上心,觉得这孩子是真想留下干活了,心里挺欣慰的。
渔村很快到了,路边多出许多低矮的平房或是小院,有些已经翻新成了两三层的小楼,但整体上还保留着十分朴素的风格。
偶尔有村民经过,知道他是黎家的孩子,还会点头算打招呼。
“小黎回来啦?”路边有奶奶坐在小凳上晒鱼干,抬头看见他,笑着问道。
“嗯,奶奶忙呢。”黎云戈笑着回。
又走了一段,终于回到记忆中的小院门前,小院略显破旧,院墙是灰色的水泥墙,上面爬了青苔,大门是木制的,已经褪了色,门上挂着个老铁锁,黎云戈从口袋里摸出钥匙,打开了锁。
“吱呀”一声,大门被推开,露出了一个杂草丛生的小院子。
院子不大,大约三四十平米,但杂草已经长得很高,几乎没过了脚踝。院子的角落里有一块小菜圃,是之前黎落林打理的,因为原身不会照料,现在已经荒芜了,只剩下干枯的草叶。
黎云戈走进屋里,发现墙面有些剥落,但整体结构看起来还算牢固,大约是沿海潮气重,室内有股水霉味扑面而来,窗边灰尘在阳光下漂浮。
客厅有张茶几和一把椅子,上面蒙着一层浅灰,厨房里炊具杂乱地堆放着,看得出原身在这里的生活痕迹。
黎云戈检查了水电,发现自来水和电力供应都是正常的,不由松口气。
有水电就不错了,能住人,末日里太多比这环境更差的房子。
他又走进主卧,这是原身之前住的地方,被简单收拾过,看起来要整洁一些。
床边的矮柜上放着本子,里头是原身记的账,字迹缭乱,笔迹深刻,透露出写字人的焦虑。
黎云戈一页页翻下去,终于知道原身那笔巨额债务的具体数字。
两百万。
黎云戈皱起眉,心生疑惑,原身一个新人,被动解约的情况下也要赔付这么多违约金吗?
他在手机里翻找片刻,找出了当初的合约电子档以及纸质合同的拍照存档,发现上面确实白纸黑字写明了条款,原身也都签名按捺手印,电子档甚至还附带视频确认记录。
黎云戈思索片刻,在网上联系了一家外省律所,将合同材料发过去咨询。
半小时后,律师回复了,告知他这份合约虽然苛刻,但法律上是合法有效的,诉讼空间很小,建议他去协商分期还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