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海阁

文海阁>葬明1644 > 第106章 招抚(第2页)

第106章 招抚(第2页)

前段时间,新勇司正式扩编成了新勇营。韩复给新勇营的任务就是长期保持有两千名接受训练的新兵的规模,并在有需要的时候,能够立刻向战兵队输送一千到一千两百名有战斗力的战兵。

叶崇训答应下来以后,丁树皮赶紧问道:“大人,这水师步兵的制服该当如何定制?后勤供应,也是小人负责吗?”

韩复摆了摆手:“水师步兵还要什么制服,有啥穿啥就行。至于装备嘛,暂时就用各战兵局淘汰下来,以及从吕堰驿收购来的那些就可以了,日子毕竟还是要紧着过的嘛,要求不能太高!”

叶崇训等人听得一愣。

刚才的骑马步兵,不仅要抽调各部精锐,还要重新设计制服,新收购来的鲁密铳连正儿八经的火铳队都还没来得及配装,就要先紧着骑马步兵用,并且其他一应供应,也是按照最高标准来。

而同样是新设置的水师步兵,咋就听起来那么埋汰呢?

直房的小会也开完了之后,韩复单独把冯山留下来聊了一会儿,又亲自将他送到了中军衙门的门口。

冯山现在也是干总级的总镇抚,但如今军情局的职能从镇抚司剥离了出来,在谷城、南阳、武昌、长沙等处的站点,也统统都是绕过冯山,或向军情局汇报,或直接与韩大人联络,没有镇抚司什么事。

日常操练之事,由总教导官叶崇训会同各战兵局把总负责,参谋设立之后,原先记功书的作用也大大缩水。

冯山这个总镇抚,虽然职级上去了,但权力反而在慢慢的变小,能管的也只有军法上的事情了,重要性相比以前下降了很多。

韩文曾多次委婉的向韩复表示,冯山一直试图把军情局重新抓在手里。

韩复今天是有意把冯山多留了一会儿的。

将冯山送到门口以后,韩复站在门阶上,侧头看着对方微笑道:“当初在桃叶渡的时候,宋继祖一个,你一个,叶崇训一个,你们仨是来的最早的三个人,也是老三队的三个小队长。哎呀,当时恐怕谁也没有想到,好大的一

座襄阳城,如今竟在你我之手。”

冯山冷冷的脸上也浮现出了丝丝笑容:“当时小人只是为了求一口饭吃,哪知道竟跟着大人一道做了这许多的大事。当日在石花街外,和野狗抢食吃的冯三,如今竟也成了襄樊营的干总。”

“命运之奇妙,就在如此啊。”韩复感叹了一句,又道:“宋继祖那个庄稼汉,都娶了婆姨。前日我在军医院的时候看到她,据说都有了身子。改日收操之后,我们这些桃叶渡的旧人,买点补品,到宋继祖那个小院去坐坐,让

他婆姨给烧几个菜,咱们好好喝一顿。”

“大人有心了,明日我见到宋继祖时,和他说一声。”冯山欣然答应下来。

又闲聊了一阵,冯山告辞离开。

冯山也分到了一个小院子,但他只买了两个粗使的丫头,没有娶婆娘。

韩复站在门阶上,一直看着冯山的背影,消失在夜色之中,再也看不见。

回到狮子旗坊深处的二进院,韩复澡都没顾得上洗,一屁股坐在书案前,摊开一张大白纸,在上面写道:郧阳、荆门州、武当山土寇、谷城县、南阳七十二寨等词语。

这些都是襄樊营目前所面临的外部不稳定因素,是可以影响到襄樊营存亡的东西。

只有把这些外部的不稳定因素都解决了之后,襄樊营才算是真正在这里站住了脚,有了大后方,才可以着手准备应对清军南下的问题。

韩复的想法是,必须要在过冬之前把这些问题都解决掉,否则等明年开春之后,李自成、阿济格接踵而至的时候,就很难再应对了。

想了想,韩复又在刚才那些关键字的后面,加上了屯田、粮食这两个词组。

趁着现在还能收上来粮食,还能买到粮食,要尽可能的多屯一点。

如果历史还是沿着相同轨迹发展的话,等到明年,特别是南明小朝廷和李自成相继陨灭之后,清廷认为天下已定,加上清军很不适应南方潮湿炎热的天气,阿济格在湖广只留下少量兵力驻守,就带着清军主力回到了北京休

整。

也就是说,只要自己能够扛过第一波的攻击,那么就有机会收编李自成余部和左良玉的兵马,瞬间做大,湖广局势将大有可为。

但如果自己像钉子一样扎在襄阳,李自成还会不会死,这个韩复也不能确定。

历史在必然之中,总是充满了各种偶然。

未来究竟会怎样,谁也说不清楚。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