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城县,庙前街,真武帝君庙斜对面,襄京卷烟商号。
这里同时还是襄樊营军情局谷城站的站点所在。
临街是一座面阔五间的二层小楼,后面则带了一个二进小院,是谷城县常见的前店后厂的布局。
“东家,一进院这里便是分装卷烟的地方。我们襄阳的卷烟刚到谷城之时,按照东家的策略,先免费向城中居民,以及南门外码头上的船工分发忠义香,推广颇为顺利,渐渐打开了销路。如今此处每日可分装卷烟数千支。”一
身掌柜打扮的杨兴道,向韩文介绍起来。
襄京烟行如今在樊城、谷城、南漳和宜城等地方,都开设了卷烟商号。不过这些地方的商号,只做卷烟筒和卷烟盒,卷烟则由京烟行统一提供给各个商号进行分装。
“本县商号一日大致可售卖多少支忠义香?”韩文问道。
对于谷城卷烟商号的销售数字,杨兴道很熟悉,想都没想就直接回答道:“这几日忠义香都在六十多筒左右,金顶霞日均则有二十多盒。”
韩文有些讶异的挑了挑眉头:“只有这么点么?”
襄京烟行的事情不归他负责,但他每次经过青云楼附近的总烟行时,都能看到那边的顾客络绎不绝,排起长队。另外还有很多挑着货担,赶着推车,一箱一箱采买的外地客商。
韩文保守估计,襄京烟行那边,一天至少也得卖个几百上千筒吧?
谷城县日均还不到一百,确实太少了些。
“东家明鉴,谷城不比襄京是四方通行之地。谷城原先也是郧阳到襄阳之间的一处大县,但自崇祯十三年开始,此县屡次被兵,县中人口逃亡大半。小人到了谷城之后,打听到的消息,城中和南门外码头区域的人口大致8000
多口,驻军不足千人,另外有船工,纤夫、力夫商人等千余人,总计才一万余口。”杨兴道解释了一句。
然后又接着说道:“不过以小人观察,忠义香和金顶霞来到谷城之后,颇受本县住家、船工、商户和士绅的喜爱。照着之前的势头,若不是冯家作梗,这几日忠义香早就该超过日均百筒了。”
“嗯。”韩文微微点头。
他之前也以东家的身份,到谷城卷烟商号这边来过几次。
大致看了一圈,给那些雇来的本地工人留下韩文是来视察商号生意的印象之后,杨兴道将韩文、罗勇引到了二进院的书房内。
各自坐下之后,韩文直接了当的说道:“韩大人已经下定决心,要解决冯养珠的问题。”
坐在下首的杨兴道,听得眉头一跳,但没有说话,静静等待下文。
“那个冯养珠的管家叫什么来着?”
“东家,那老狗叫康汝贵。”
“康汝贵?”
杨兴道两道眉头皱在一起,总觉得这个名字好像在哪里听过。
想了一会儿,让他想起来了。
这不就是前段时间,冯养珠派到咱们襄樊营的那个师爷么!韩大人为了表示对冯养珠的尊重,还特地抽出时间,陪着这师爷在青云楼等地方玩了一天。
感情这康汝贵连冯养珠的师爷都不是,只是冯家的管家!
他奶奶的,连韩大帅都敢骗!
韩文心中的火气一下就上来了。
他喝了口茶,这才继续说道:“康汝贵既然想要入伙,那咱们就借着这个由头和他谈。在这个过程中,襄京总烟行那边,正好可以用保护生意,扩大生产的名义,再调集一部分人手过来。”
“东家,咱们和那老狗谈到什么程度?”杨兴道这段时间,被那冯家人弄得一肚子火,提起康汝贵,就是老狗长老狗短的。
“谈到可以签订契约为止,不过。。。。。。”
韩文有意停顿了一下,方才说道:“不过你要和康汝贵说清楚,到签订契约之时,双方东家都要出面。康汝贵如果说他就可以替主家做主的话,你就告诉他,襄京总烟行是看着冯将爷的面子上,才同意冯家入伙的,合作的对
象是冯将爷,不是康汝贵。如果冯将爷不同意出面的话,那合作情愿取消,卷烟商号情愿退出谷城县。总之,无论如何都要让冯养珠亲自出面。”
“东家莫不是想要在签订契约之时动手?”杨兴道问道。
“对。”韩文也不隐瞒,然后说道:“你把你们谷城站绘制的谷城地图拿出来,咱们和罗兄弟一起商议一下。”
杨兴道起身从书案下面的抽屉当中,取出了一张谷城县的街巷图,铺开在了茶几上。
“东家,罗大哥,如果要动手的话,最好选择在南门外的三神殿老街附近。”杨兴道指着南门之外,一片密集的街巷说道:“谷城县最繁华的地方不在城内,而南门外的中码头区域,尤其是三神殿附近,商肆林立,往来人流特
别多,最容易得手。”
罗勇和韩文一样,都是老军法队出身的,先前都参与过军法队钓鱼执法,捉拿钱老四和拜香教银花婆婆的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