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海阁

文海阁>大周皇商 > 第123章 上元灯暖太平家(第1页)

第123章 上元灯暖太平家(第1页)

显德西年的上元节,汴京的雪刚化透,州桥两侧就挂满了灯笼。朱红的宫灯、纱糊的走马灯、孩童手里的兔子灯,把汴河照得像条流淌的星河。沿街的商贩喊得比爆竹还响,卖胡饼的老汉数着铜钱笑,摊前挂着的黄龙券被风吹得哗啦响——那是他用三亩滩涂换来的,兑了两石粟米,还剩半张藏在怀里,说要给孙儿当压岁钱。

陈府的门楣上,新贴的“福”字还带着浆糊的潮气。符清漪正指挥仆妇挂灯笼,大红的绸面灯笼上绣着并蒂莲,是她亲手描的花样。“慢点挂,别碰着檐角的冰凌。”她笑着叮嘱,鬓边的珍珠步摇随动作轻晃,映得脸上的红晕更艳了。

“新妇管家,就是不一样。”王朴的笑声从门外传来,他穿着件月白棉袍,手里拄着根新削的竹杖,“仲才,清漪,老夫可不空手来——这是去年藏的绍兴酒,够咱们喝到宵禁。”

陈琅迎上去接酒坛,玄色便袍上沾着些墨渍——刚给漕运股票的新票样题了字。“师父里面坐,清漪备了您爱吃的蟹壳黄,还有归义军送的苁蓉糕。”

正说着,门房来报:“老爷,归义军曹公子到了!”

曹延禄一身河西锦袍,身后的随从捧着个描金漆盒,见了陈琅便拱手:“陈大哥,符姐姐,家父托我给您带些薄礼。”他打开漆盒,里面是块巴掌大的和田暖玉,还有两包苁蓉,“家父说,商路重开后,河西的驼队正月就能到汴京,通市局的安大人要的硫磺,己备了三十车。”

符清漪笑着道谢:“替我们谢曹尚书,去年的葡萄酿极好,我父亲还念叨呢。”她让仆妇接过礼物,“曹公子快请坐,刚沏了蒙顶茶,尝尝?”

曹延禄刚坐下,又听门房高喊:“杨家三位公子到!”

杨盛、杨延昭、杨延玉三兄弟穿着劲装,手里捧着个长木盒。杨盛是大哥,一首在陈琅的私兵「代州铁林」中坐镇,性子最沉稳:“使君,夫人,家父让我们送些北地的皮毛,还有这张弓弩——说是代州大战时跟您一起造的神臂弓,留个念想。”

杨延玉年纪最小,眼睛盯着院里的灯笼:“我听赵虎叔说,先生家的宴席有糖狮子?”

符清漪被逗笑了:“少不了你的,厨房正炸着呢。”她转向杨延昭,“杨将军近来可好?前几日听探闻局的楚大人说,代州的漕运股票,军户们都抢着兑呢。”

“托朝廷的福,”杨延昭道,“军户们用股票兑了盐和铁,今年的春耕农具都齐了。家父说,这太平日子,得惜着过。”

王朴喝着茶,看着这满堂喜气,忽然对陈琅道:“你看,去年这时候,咱们还在汴河码头查假票,今年就能安稳吃酒——这黄龙券、漕运股票,还真让百姓喘过气了。”他指着窗外,“方才过来时,虹桥边的牙行挤满了人,都在兑股票分红,卖胡饼的老汉说,今年能给孙儿买新棉袄了。”

陈琅点头,想起苏九章送来的账册:“财算局算过,光是汴京周边,就有两千户百姓靠股票和黄龙券添了家产。通市局的安大人说,归义军的商路通了,西域的香料、皮毛往南运,咱们的丝绸、茶叶往西去,两边的税都够给北疆军户发半年饷了。”

宴席开在正厅,八仙桌上摆满了菜。蟹壳黄酥得掉渣,苁蓉糕甜而不腻,还有军器局张铁臂送来的“震天雷”糖——外层是脆糖,里面裹着芝麻,咬开时“咔嚓”响,像极了火器炸响的声音。

杨延玉吃得最欢,嘴里塞着糖狮子含糊道:“先生,我听父亲说,辽人不敢来了?”

“至少三十年不敢。”陈琅给他夹了块糕,“你父亲在代州斩了辽帝,他们元气大伤,这商路又通了,他们要换咱们的茶叶、丝绸,就得守规矩。”

符清漪给王朴斟酒:“师父,您尝尝这归义军的葡萄酒,比去年的更醇厚些。”她转向曹延禄,“曹公子,归义军的孤儿院里,孩子们都还好吗?前几日我让绣坊做了些棉衣,正想托商队带去。”

曹延禄忙道:“多谢夫人记挂,孩子们都好,家父还说,等商路再稳些,就送几个孩子来汴京读书,跟着陈先生学算术。”

酒过三巡,王朴的脸泛起红光,指着陈琅笑道:“当年你刚进枢密院度支司,连算盘都拨不利索,如今倒成了能撑住半壁江山的人——清漪,你可得看好他,别让他总熬夜看账册。”

符清漪笑着应了,给陈琅碗里添了些汤:“他呀,就这点出息,见了账册比见了我还亲。”

陈琅正待反驳,门房又进来,手里捧着个篮子:“夫人,您让给秘察局孩子们送的礼物,都备好了。”

篮子里是些糖人、花馍,还有十几盏小灯笼,都是符清漪亲手挑的。“让老刘送去吧,”她叮嘱道,“告诉孩子们,明儿晚上来陈府看灯,有兔子灯拿。”

夜幕降临时,陈府的灯笼全亮了,映得半边天都红了。街上的爆竹声此起彼伏,混着孩子们的笑闹声,传得很远。王朴告辞时,握着陈琅的手道:“仲才,这太平日子来得不易,得护好——百姓手里有股票,兜里有黄龙券,心里就有盼头,这江山才能稳。”

陈琅送他到门口,回头见符清漪正站在廊下,手里提着盏兔子灯,灯笼的光映在她眼里,像落了两颗星。“在想什么?”他走过去,从身后轻轻抱住她。

“在想,”符清漪靠在他怀里,声音软得像棉花,“去年这时候,我还在担心你能不能平安回来,今年就能这样安安稳稳地看灯——真好。”

远处的虹桥边传来一阵欢呼,大概是猜灯谜中了头奖。漕运股票的新票样还摊在书房,上面的墨莲纹沾了点灯笼的红光,像活了过来。陈琅低头吻了吻符清漪的发顶,闻到她发间的脂粉香混着雪后空气的清冽,忽然觉得,这上元节的暖,比任何账本上的数字都更让人踏实。

老刘送完礼物回来,进门就笑道:“老爷夫人,孩子们见了灯笼可高兴了,都说要给您磕头呢!”

符清漪笑着摆手:“快别让他们磕,明儿让他们来府里玩就是了。”

夜色渐深,陈府的灯笼依旧亮着,和汴京无数人家的灯火连在一起,像条温暖的河。河面上,漕运股票的红利在账册上闪光,黄龙券在百姓兜里发热,归义军的驼铃在商路上叮咚作响,而北地的雪,正悄悄化成春水,滋养着即将破土的新苗。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黄泉摆渡人
老鸡吃蘑菇黄泉摆渡人
...
九天神帝
文思泉涌九天神帝
...
玄天武帝
别碰我的鱼玄天武帝
...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