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多乡民见过李贽,知道他是杨帆的舍人,无不指指点点,满脸喜色。
游居敬作为一省巡抚,身着鲜亮官服走上台,摆摆手,万千乡民当即安静下来。
游居敬向四方人群拱手致意,又躬身一拜,称自己奉杨帆大学士所托主持祭葛大典,感谢军民们的热心。乡民们一片喝彩。
游居敬见满场欢腾却秩序井然,无人拥挤踩踏,人人站定位置后不再乱动,虽有欢呼却不胡乱叫嚷,不禁诧异,深感边郡之民果然不一般,千百年的复杂形势锻炼出了他们注重纪律的性格。
他一边感慨,一边大声说道。
“军民们,此次南征告捷,实赖先贤英灵护佑!平缅之功,与我永昌义勇也密不可分!故而,杨大学士倡议祭奠诸葛丞相,冀今日祭典传之后世,使人人知国家大事,乃在祀与戎耳!”
说到这里,全场气氛变得有些肃穆。游居敬当即高喊道。
“各位军民,如祭!”
话音刚落,李贽带着两队人从左右鱼贯入场,左队是七十二个从乡里找来的老中青年秀才,右队是七十二个火铳兵。两队来到台下时,游居敬已请出神主牌位。
李贽以亚献身份开始读祭文。
这场仪式与往常不同,是李贽自己发明的,尤其是让火铳兵参与祭祀,昭示文武之道,是李贽坚持后游居敬才勉强答应的。
但效果出奇地好,满场万千乡民屏住呼吸,上空的气氛在肃庄重之中更带着一种肃杀,让游居敬深深感到,孔明昔日平定南方,的确是文武之道兼备,才能成功。
李贽念完祭文,游居敬大声喊道。
“鸣铳!”
砰砰砰!砰砰砰!
两队火枪兵按顺序先后开枪,一共三轮。
满场鸦雀无声之际,人人都有种惊心动魄之感,每个人心里都冒出同一个念头。
诸葛武侯,不愧是武侯,原本就是擅长用兵的……李贽顿时感慨。
军民之气已壮,杨帆应该是没有危险了……
巳时整,永昌城中文庙内,钟鼓齐鸣,香烟缭绕。
今日的祭典,与寻常的祭孔仪式大不相同。
在文庙的正殿,先后请出了两个神主牌位。稍靠前的是至圣先师孔子,而紧随其后,那个被庄严请出的牌位上,赫然写着“大明惠宗皇帝之神”。
沐朝弼身着元戎铠甲,金光灿灿,在阳光下熠熠生辉。
他端坐于正中,神情肃穆。
身边按官位依次排列着胡汝霖、王大任、王材、刘彰宽等人,后面则是俞潮胜、廖钺、付应芳等勋臣后裔。
三百多名书院生员身穿红黑相间的玄端,肃立两侧;
一百多位游击以上军官也甲胄在身,刀枪林立,场面看似华丽庄严,气势恢宏。
然而,当祭典队伍从文庙出来,沿着街道缓缓行进时,沐朝弼的脸色却越来越难看。
街上几乎没什么人,只有一些叫花子、老弱妇孺,在阳光下懒洋洋地晒着太阳,对这支庄严的队伍视而不见。
刘彰宽找来的哭丧队伍,每走三丈就扔一次纸钱,嚎哭一阵,再继续前行,那凄厉的哭声,与队伍的庄严格格不入,反倒像是在为这冷清的街道送葬。
沐朝弼一马当先,一路上气恼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