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依你之见,秦国若来索人,咱们该当如何处置?”
“回大王,除开降者,还剩下秦俘两万多,这些人回到秦国就又成了秦军,既然咱们早晚还要和秦国开战,那么这些俘虏当然不能还给他们。还有王贲和蒙恬,不降的话只有通通杀了,也让秦国人都知道惹恼了咱们赵国的后果。”
赵式说完李牧等人都表示赞同。
林石看了看众人,笑道:“哈哈,你们倒是够狠的,几万人说杀就杀。但是朕这里有个更好的办法,能让秦国碰个灰头土脸。”
李牧等脸露好奇,秦国欺上门来,除了兵来将挡,还能有什么办法。但大王考虑事情多不用常理,既说是好办法想来一定又有妙计,众人精神一振齐齐看向林石,等他下文。
林石道:“今年虽然风调雨顺,粮食收成不错,最近又查抄不少大户抄出不少粮食,但是前年地震和旱灾余波未尽,从全国来看,今年入冬还有十余万石的粮食缺口,得想办法补上,你们说,应该怎么办?”
说到这里他环视众人,只见赵式和乐叔对林石这两个似乎毫不相干的话题弄得脸露迷茫,李牧低首盯着沙盘若有所思,司马尚则仍是一脸平静如水。
过了半盏茶功夫,李牧忽然脸现笑容,对林石道:“大王妙计,臣佩服。”
见李牧己然参透自己想法,林石与之对视而笑。
这一来弄得赵式两人更是摸不着头脑,乐叔苦笑道:“大将军,您就别打哑谜了,给我们解释一下大王究竟有何妙计”
一旁沉默的司马尚突然道:“大王的意思很简单,秦国想要索取俘虏和将领,可以,但是要出钱来赎。”
赵式奇道:“镇国将军,你说让秦国出钱赎人?秦王怎么会愿意。那还不如首接跟他们干一仗来得简单。”
见这家伙在战场上挺机灵,下了战场怎么成了个榆木疙瘩,司马尚眼一眯,不再理他。
乐叔在一旁若有所思道:“镇国将军说得对,让秦国出钱出粮赎人,秦王若不愿意咱们就告诉那两万俘虏,秦国己把他们抛弃,这两万人就不得不归降了。”
赵式恍然:“原来如此,但是秦国不肯出钱,咱们的粮食缺口还在啊,对了还有王贲和蒙恬这两个人。就算秦王不愿出钱,王翦和蒙武肯定得出钱来赎,到时候咱们就狮子大开口。”
李牧笑道:“想来秦王不会不愿意出钱,除非他以后不再任用王翦和蒙家人。退一步说,就算秦王铁了心真不愿意,咱们还可以想办法逼他出钱。”
乐叔问道:“什么办法?”
李牧道:“把此事散布到秦国,就说秦王吝啬钱粮而轻视百姓军士,看他虎狼之师的军心动摇不动摇。大王,臣说得可对?”
林石拇指一竖:“大将军之言和朕想得分毫不差,谅他嬴政也不敢冒此大险。”
乐叔问道:“大王,若秦国真给了钱,那这俘虏怎么办?总不能真还给他们。”
林石道:“到时候看他们自愿,愿意留下的就留下,不愿意的就回去。”
乐叔不可思议道:“这么容易不是太便宜他们了?万一他们都走了怎么办?”
林石轻轻摇头:“不会的,按新法,咱们出钱出力给他们分了土地,帮他们安家落户,以后除了农税再无其他杂税徭役,换了你你会愿意再回秦国受杂税和徭役之苦吗?”
乐叔低头思索,缓声道:“己经投降分地的当然不愿意,但是剩下的…”
林石道:“剩下的走了也不要紧,他们回到秦国还是有为我们所利用的价值。”
乐叔道:“什么价值?”
“我知道了,大王是想他们回去自己帮我们宣传赵国新法,从而吸引秦人逃来我们赵国。”
赵式这次反应很快,他说完,乐叔恍然大悟。李牧也连连点头:“现在赵国人口太少,为与秦国抗衡,必须用新法吸引别国百姓前来,单是咱们自己宣传,未免显得空口无凭,若秦俘回国帮我们宣传,则效果定大大增加。”
乐叔点点头道:“大将军所言不错,只是如此一来,回归秦国的人少了近五万,秦王估计要气得跳脚,说到底,最后还是要跟秦国硬碰硬的干。”
林石道:“说的没错,所以车骑将军开始所说要防御秦国并没有错,但我们如此做法比单是杀了秦俘了事更能让秦国削减实力,打起来也更有胜算。既然和秦国早晚要打,咱们就不用再过多讨论这个事情。刚才大将军说过,赵国人口太少,要用新法吸引他国之民来附,这个法子固然是好,但是朕嫌这样太慢,朕现在需要一个更加快速的增加人口的办法,你们说说怎么办?”
“抢!”司马尚言简意赅,他虽性格沉稳善于防守,但内心其实富有进攻精神。
“说得好!”林石赞道,“依镇国将军之言咱们应该抢谁?”
司马尚沉声道:“回大王,齐国,既抢其人也抢其地。”
自从李牧从严聚处得知齐国多年不习兵事后,便将此事记在心中。从井陉回朝后多次与司马尚商谈,两人都认为齐国可取,此时林石问起,司马尚不假思索便说了出来。
对齐国情况赵式并不知道,乐叔在审问秦间张甲时得知此事,但并未放在心上。
此时听司马尚说齐国可取,此时登时从脑中跳出来,对林石道:“大王,臣想起来了,当日审问秦间张甲,他曾说过,齐相后胜多受秦贿,蛊惑齐王田建结好秦国,不修兵事。”
说完,看着林石波澜不惊的微笑,乐叔瞬间明白了,当时大王听到这个消息就己经惦记上齐国了。
李牧道:"齐国多年不讲兵事,严聚也曾讲过。其地承平日久,物产丰富,人口众多,若我们能打下齐国,则赵国便真正有和秦国相抗衡的实力。"
林石问道:"要取齐国,大将军有何妙计?"
李牧用竹节指着沙盘上的一处突起道:"齐国境内除了泰山,周围都是平原,情报显示,除了齐长城一线的数万守军外,国内几乎都是空虚状态。而齐长城守军也是久未训练,羸弱不堪。所以咱们只要想办法突破齐长城,则大军便可一路而下首达临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