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光影的声音依旧平淡,“三日后,吾再来听候答复。在此期间,‘通渠’将保持微开,输送少量‘混沌精纯’,作为诚意。”说完,光影化作一道金光,飞回裂隙,黑暗中只剩下那道柔和的金光在微微闪烁。
裂隙周围的空气突然变得异常清新,共生晶的光芒也更加明亮。云渊伸手触碰空气中的金色粒子,只觉得一股温和却磅礴的能量顺着指尖流入体内,丹田内的灵力竟隐隐有所增长。
“这就是‘混沌精纯’?”石猛也学着云渊的样子吸收了几口,脸上露出惊讶,“比最好的灵脉之气还精纯!要是能大量获取,修士的修炼速度至少能提升一倍!”
“但也可能隐藏着危险。”苏暮雨的理智并未被喜悦冲昏,“我们对混沌海一无所知,不能贸然答应。需要先研究这‘混沌精纯’的性质,确认它没有副作用。”
返回天枢院的路上,众人一路沉默。这个消息太过震撼,既充满了诱惑,也暗藏着风险。云渊能感觉到,青溟界的命运,又来到了一个新的十字路口。
三日后,灵脉议会召开了前所未有的紧急会议,不仅有修士代表,还有凡俗领袖、工匠大师、药草宗师……几乎青溟界各个领域的精英都齐聚一堂。
“混沌信使的提议,看似是机遇,实则是陷阱!”一位白发老修士激动地站起来,“混沌海是什么地方?是能吞噬一切的黑暗!与他们交易,无异于与虎谋皮!”
西漠的凡俗领袖却反驳:“我们西漠的凡俗百姓,靠蚀灵晶打造的农具过上了好日子。如果能有更多的能量,我们就能开垦更多的荒地,让孩子们不再挨饿。为什么要拒绝?”
“风险太大了!”百草门的代表忧心忡忡,“万一‘混沌精纯’有副作用,比如让人变得贪婪、暴躁,甚至像寒月城的修士那样走火入魔,谁来负责?”
“我们可以先小规模尝试!”琅琊云氏的工匠大师拿出一块闪烁着金光的蚀灵晶,“这是用混沌精纯淬炼过的,能量比普通蚀灵晶强五倍,却更温和。我们可以先在几个偏远地区建立试点,观察效果,再决定是否全面开放。”
争论持续了整整一天,首到夕阳西下,云渊才站起身,示意众人安静。
“混沌信使的提议,本质上与我们建立‘平衡阵’的理念一致——互惠互利,共生共存。”他的声音透过扩音阵传遍整个议会殿,“但正如各位担忧的,我们需要谨慎。我的提议是:第一,由百草门和天枢院共同研究混沌精纯的性质,确认安全;第二,在裂风谷建立‘通渠监管司’,由修士、凡俗、保守派、革新派共同组成,任何决策都需全员同意;第三,先开放百分之一的通渠流量,试点期为一年,若一切正常,再逐步扩大。”
这个提议得到了大多数人的支持。紫虚真人主动请缨担任监管司的首任司长:“老夫曾因偏执差点酿成大祸,如今愿以余生守护这份平衡,绝不让混沌海的力量破坏青溟界的安宁。”
通渠开启的那一天,裂风谷挤满了前来观看的人。当云渊和紫虚真人同时将灵力注入共生晶时,裂隙中的金光骤然亮起,一道比发丝略粗的金色光流从黑暗中涌出,缓缓流入平衡阵——这就是混沌精纯,温和得像清晨的阳光。
共生晶将金色光流转化为两股能量,一股注入青溟界的灵脉网络,让总控阵的三百六十块晶石同时亮起;另一股则与蚀灵之力融合,凝结成新的、更精纯的蚀灵晶,储存在阵旁的容器中。
“成功了!”苏暮雨看着监测玉简上的数据,激动得声音发颤,“能量转化率达到了九成,没有任何副作用!”
石猛拿起一块新凝结的蚀灵晶,掂量了一下:“这玩意儿比之前的沉不少!老子要用它打造一把更好的斧头!”
柳知意的轩辕镜映出青溟界的灵脉图,图上的绿色光流比以往更加明亮,流动也更加顺畅:“灵脉在欢呼……它们很喜欢这种能量。”
李长老捋着胡须,望着裂隙中那道金色的光流,眼中满是感慨:“老夫活了一辈子,从未想过能看到灵脉与混沌和平共处的一天。这或许……就是青溟界真正的未来。”
云渊站在平衡阵旁,感受着混沌精纯与灵脉之力在体内和谐流动,心中一片宁静。他知道,与混沌海的交流只是一个开始,未来还会有新的挑战、新的分歧,但只要坚守“平衡”与“共生”的信念,团结一心,青溟界就一定能在这条前所未有的道路上走得更远。
夕阳西下,金色的光流在裂隙与平衡阵之间不断流动,像一条连接两个世界的纽带。裂风谷的岩壁上,不知何时冒出了几株嫩绿的小草,草叶上同时泛着灵脉的翠绿与混沌的金黄,在晚风中轻轻摇曳。
这就是青溟界的新生,在灵脉与蚀灵的共生中,在与混沌海的交流中,不断成长,不断完善。而云渊和他的伙伴们,将继续守护着这份来之不易的平衡,让青溟界的故事,在更广阔的天地中,书写出新的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