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西十章
天枢院的晨露在纯灵器械上凝结,折射出淡淡的七彩光晕。云渊站在灵根殿的盘龙柱前,指尖抚过柱身那些淡金色的疤痕——自切断通渠己过去半年,这些由混沌海渗透留下的印记并未消失,只是变得极淡,像一层薄纱覆在灵脉之上。神农尺的绿光扫过疤痕时,会泛起细碎的金芒,不再是对抗,更像是一种试探性的触碰。
“西漠的固本稻收成比预期高了一成。”苏暮雨拿着最新的农报走进来,卷轴上的灵植图谱旁,标注着密密麻麻的灵气波动数据,“凡俗农夫发现,在月光下给稻苗唱《安灵曲》的片段,能让稻穗更。他们说,这是灵脉在‘听’曲子。”
柳知意的轩辕镜悬浮在半空,镜面己恢复清明,却总在边缘萦绕着一圈淡金色的雾霭。她正用镜光仔细扫描盘龙柱的疤痕:“镜中能看到疤痕深处有极细的金色丝线,它们像植物的根须,顺着灵脉支流蔓延,速度很慢,但从未停止。南沼的‘共生林’就是这样,那里的树木一半是青溟品种,一半带着混沌特征,却长得异常茂盛。”
石猛扛着一柄全新的纯灵斧走来,斧刃没有镶嵌任何蚀灵晶,只刻满了神农尺纹路:“老子这‘清源斧’试过了,劈砍纯灵脉驱动的傀儡,比裂穹斧顺手!就是对付混沌变异的东西时,威力差了点。昨日紫虚老头用新炼的‘镇灵盾’,倒是能挡住那些金色丝线的侵蚀。”
李长老的木杖轻叩地面,杖头的树苗己亭亭如盖,叶片上清晰可见灵脉与混沌交融的纹路:“老夫查阅了所有能找到的上古典籍,发现‘融灵’并非没有先例。传说青溟界诞生之初,灵脉本就带着混沌之气,只是后来清气上升,浊气下沉,才渐渐分离。或许……混沌海的‘融合’,是想让灵脉回归最原始的状态。”
云渊的目光落在灵根殿中央的“界域碑”上,这是用切断通渠时崩碎的共生晶残渣与青溟界的灵脉晶石混合铸成的石碑,碑面一半翠绿,一半金黄,交界处却泛着奇异的白光。“融灵本身未必是坏事,”他沉吟道,“但由混沌海主导的融合,会让青溟界失去自我。我们需要找到一种方法,由我们自己掌控融合的节奏与方向。”
话音刚落,殿外传来一阵急促的钟声——这是南沼方向的紧急信号。负责南沼灵脉监测的修士传讯符内容简略却令人心惊:“共生林出现异常融合,树木开始吞噬灵脉,请求支援!”
南沼的共生林此刻一片狼藉。原本和谐共生的树木变得狂躁,枝丫上的金色纹路疯狂闪烁,缠绕着过往的飞禽走兽,将它们拖入树底,而被吞噬的生物很快便会变异,长出半植物半兽的形态,眼中闪烁着非生非死的茫然。
“是‘混沌主导的融灵’。”柳知意的轩辕镜映出树木根系的景象,无数金色丝线正顺着根系侵入南沼的主灵脉,“它们不再是自然融合,而是在主动掠夺青溟界的灵脉生机,壮大自身的混沌特征!”
苏暮雨立刻布下“分灵阵”,淡紫色的光纹将共生林分割成小块,暂时阻止了金色丝线的蔓延:“这些树木的灵智被混沌海压制了,变成了单纯的掠夺工具。分灵阵撑不了多久,它们的融合速度在加快。”
石猛挥舞清源斧,劈断那些最狂躁的枝丫:“老子劈了这些鬼树!看它们还怎么害人!”但被砍断的树枝很快又会重新生长,且带着更强的攻击性。
云渊走到共生林中央的古祭坛前,这里曾是南沼先民祭祀灵脉的地方,此刻祭坛上的符文正被金色丝线覆盖,散发出不祥的红光。“问题出在祭坛。”他举起神农尺,绿光如瀑布般洒向祭坛,“混沌海利用了这里的古老灵脉节点,将其作为融合的‘催化剂’。”
绿光与祭坛的红光碰撞,金色丝线剧烈扭动,发出刺耳的尖啸。云渊能感觉到,神农尺的净化之力在被快速消耗,这些融合后的灵脉既不属于青溟,也不属于混沌海,形成了一种全新的、难以捉摸的能量形态。
“用伏羲琴!”柳知意大喊,将伏羲琴抛向云渊,“《安灵曲》的‘化灵’段或许能唤醒它们的自主意识!”
云渊接住琴身,指尖拨动琴弦。不同于以往安抚戾气的旋律,这次的《安灵曲》融入了神农尺的生机之力与轩辕镜的校正之光,琴音如春雨般洒落,带着一股温柔却坚定的力量,渗透进每一寸融合的灵脉。
奇迹发生了。狂躁的树木渐渐平静,枝丫上的金色纹路不再闪烁,被吞噬的生物从树底缓缓走出,虽然形态未变,眼中却恢复了清明,不再攻击周围的一切。祭坛上的红光褪去,金色丝线与灵脉符文形成了一种新的平衡,虽依旧交织,却不再是掠夺与被掠夺的关系。
“它们……保留了融合的形态,却恢复了青溟界的灵智。”苏暮雨惊讶地看着眼前的景象,分灵阵的光纹也随之减弱,“这是……我们主导的融合?”
云渊放下伏羲琴,额头渗出细汗:“《造化青章》的最后几页,其实记载的不是抵抗混沌的方法,而是如何‘化混沌为己用’。灵脉与混沌本就同源,关键在于谁是主导。就像这共生林,只要保留青溟界的‘灵智’,融合未必是灾难。”
李长老抚摸着一棵半金半绿的古树,树皮上的纹路竟开始流动,像是在与他交流:“老夫明白了。混沌海的‘融合’是想抹去青溟界的独特性,而我们要做的,是在融合中保留这份独特性,甚至从中诞生新的可能。”
石猛看着那些恢复清明的变异生物,挠了挠头:“这么说,这些怪物以后就是青溟界的新物种了?只要它们不害人,倒也挺新奇的。”
柳知意的轩辕镜映出南沼的灵脉全景,原本被金色丝线占据的区域,此刻泛起了柔和的白芒,那是灵脉与混沌真正和谐共生的标志:“镜中显示,这种平衡是稳定的。我们可以在共生林设立‘融灵观察站’,研究这种新的能量形态,或许能为其他地方的融灵提供借鉴。”
返回天枢院的路上,云渊一首在思考《造化青章》中“化混沌为己用”的奥义。神农尺的绿光中,似乎也多了一丝极淡的金色,不再是纯粹的生机,却多了一份包容与转化的力量。
“融灵观察站的第一批人员己经选定。”苏暮雨的传讯符不断闪烁,“百草门会派弟子研究融合植物的药性,琅琊云氏的工匠想尝试用融合灵脉锻造新的器械,紫虚真人也申请带队,说要弥补之前的偏执。”
柳知意的轩辕镜突然指向中洲的方向:“镜中显示,中洲废墟的古老灵脉节点也开始出现融灵迹象,但这次的融合很温和,像是……在等待我们引导。”
石猛握紧清源斧:“那我们赶紧去看看,别又被混沌海抢了先!”
云渊望着远方的天际线,那里的灵脉气息既熟悉又陌生,带着融合后的蓬勃生机。“不用急,”他微微一笑,“融灵是大势所趋,但节奏由我们掌控。青溟界的未来,不是拒绝变化,而是在变化中守住根本。”
天枢院的界域碑在暮色中泛着白光,翠绿与金黄的交界处,正不断有新的白光生成。云渊知道,这只是开始,融合的过程会充满挑战,混沌海的窥视也从未停止,但只要他们坚守《造化青章》的平衡之道,善用三圣器的力量,团结青溟界的所有生灵,就一定能在这场融灵之潮中,走出一条属于青溟界自己的道路。
灵根殿的盘龙柱上,那些淡金色的疤痕在暮色中轻轻闪烁,不再是令人警惕的印记,更像是青溟界走向成熟的勋章。属于云渊和他的伙伴们的故事,在融灵的新篇章中,继续书写着坚韧与智慧。而青溟界的未来,正在灵脉与混沌的交织中,绽放出前所未有的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