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杨,一起去吧。到了辽东,咱们哥儿几个还能一起喝酒,一起打牌!我听娟儿说了,陈小青同志也想去呢。”
“……”
娟儿也是公交公司的职工,跟陈小青是闺蜜。
娟儿还是通过陈小青,介绍给杨川生这个同事的。
杨川生沉默不言。
那几个年轻人渐渐注意到杨川生的状态不对了。
他们说话的声音,越来越小。
有人意识到了什么:“老杨,你不会不想去辽东吧?”
杨川生继续沉默。
这下,大家意识到了事情的严重性。
“别啊,老杨。你不去,以后遍插茱萸少一人,多没趣啊。”
“还有小青同志呢。小青同志可是想去辽东的啊。老杨你舍得放任小青同志自己去吗?万一有别的男同志打小青同志的主意怎么办?”
“老杨,你是咋想的?是怕辽东条件苦,还是怕建奴残部?咱们要响应榆树湾的号召啊,要一不怕苦,二不怕死。如果咱们年轻人都怕了,只想享受,不敢锐意进取,咱们榆树湾还有未来吗?”
“……”
几个年轻人摇晃着杨川生的肩膀。
杨川生一脸烦躁,甩开大家:“我已经决定了,我是不会报名的,你们不要再劝我。”
杨川生大步向前走去,留下面面相觑的几人。
在背对着大家的时候,杨川生的眼睛红了。
这几个人,都是工匠出身,都是兵工厂的技术人员。
他们志气相投,意气风发。
到辽东去,建设沈阳兵工厂,用火力为辽东大开发开路……这是这些年轻人的梦想!
也是杨川生的梦想!
但现在,杨川生的梦想,破灭了。
“祝福你们……”
杨川生心中悄悄说了一句。
路口,一个年轻人站在台子上,手举赤黄两色旗,慷慨激昂:
“在辽东,剿灭建奴残部的战争正如火如荼地进行着!辽东大山连绵,建奴躲进深山中,随时会出来袭击我们的村庄、商队、行人。他们罪该万死!”
“辽东要想和平建设,剿灭建奴残部,刻不容缓。现在,防卫团增兵两个师,到辽东去,进山剿灭建奴残部,除恶务尽!”
“防卫团战士们进山作战,每天都要消耗大量弹药,我们作为军工人,必须保证沈阳兵工厂尽快建起来!”
“从榆树湾兵工厂往辽东运送枪支弹药,消耗太大,时间太长!”
“沈阳兵工厂早一日建起来,早一日扩大产能,我们防卫团战士就能少流一滴血!”
“同志们,榆树湾和老百姓考验我们的时候,到了!我们不能沉溺于现在的生活!”
“我们要知道,我们之所以有现在的美好生活,有现在和平的环境,是因为在辽东,有人正在流血,有人正在牺牲!”
“我们也要敢于流血!敢于牺牲!我们的子孙后代,才能世代生活在和平的环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