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榆树湾,也是临时起意,只是不知身份如何暴露了?
洪承畴叹一口气。
他是有抱负的。
他自认一身才学,如果就这样死了,着实不甘心。
只恨榆树湾理事院,现在连见他一面的机会都不给。
洪承畴猜测不出,他们被押送出城,是理事院想给他们一个下马威,还是真的无视他们?
榆树湾做事,真的是不按套路出牌。
对洪承畴这个人,赵清玄的看法也是非常复杂的。
洪承畴很有能力,而且有志向,肯做事,愿意做事,能把事情办好……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
在个人能力和魄力上,洪承畴是精英。
但是,在节操上,赵清玄对洪承畴十分不齿。
洪承畴投降清国,是无奈之举,是战败被俘之后,才投降的。
甚至最初还“绝食数日,拒不肯降”。
皇太极派出所有能动用的人,前去劝降,都被骂回。
皇太极特意派范文程去,看洪承畴是否真有果毅之心。
事实是,洪承畴所做的一切,不过是为了身后名而已。
范文程在跟洪承畴谈话的时候,发现即使有屋顶的灰尘落在洪承畴的衣服上,他都要用心掸去。
洪承畴被俘之后,连衣服都不肯弄脏,哪里有赴死的决心?
范文程把这个判断告诉皇太极,皇太极就明白洪承畴的心思了。
此后,过程近乎演戏一般,皇太极表现出自己对洪承畴倍加关照,恩遇礼厚。
而洪承畴则是表现出自己崇高的气节和风骨,最后无奈,才正式投降了清国。
赵清玄也曾同情过洪承畴。
毕竟洪承畴真的是被逼上绝路了。
手握大军,明知不具备出城作战的条件,但城中缺粮,在崇祯帝的一再催逼下,不得不率领十三万大军出城决战,以至于葬送掉了明军一支精锐军团,洪承畴自己也是落入敌手。
这个败仗打的……相信洪承畴本人也是非常愤懑的,不甘心的。
如果至此,洪承畴死节。
或者干脆保留实力,不服从崇祯的“乱命”。
赵清玄都要给洪承畴竖起大拇指。
可惜的是,洪承畴投降了。
而且,他投降后把一身才学,尽为大清所用。
他跟随多尔衮入关,出谋划策。
定鼎中原后,顺治帝对他十分器重,任命他为太子太保、兵部尚书兼都察院右都御史,入内院佐理军务,授秘书院大学士,成为清朝首位汉人宰相。
洪承畴帮助清朝招抚南明官员将士,后来又坐镇湖南,经略五省,剿灭南明政权。
洪承畴在他能力范围内,避免了一些屠杀。
但是,神州陆沉,文明沦陷……洪承畴是罪魁祸首之一。
这几年,网上论坛有许多帖子,反思为什么宋末元军能成功定鼎,明末清军能成功入关,神州两次陆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