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海阁

文海阁>大清噬银黑洞的金钱美女局 > 第021章 漕帮余孽曝双份利息(第1页)

第021章 漕帮余孽曝双份利息(第1页)

咸丰三年冬的杭州漕帮码头,残雪还沾在石阶缝里,张捕头带着捕快正翻查一堆旧漕运单据——自打漕帮龙头被抓,这码头就没安生过,百姓总举报有黑衣人夜里偷偷搬东西。“头儿,这单据有问题!”小李突然喊,手里举着张泛黄的纸,“咸丰三年春,聚源钱庄放给‘粮商’的二十万两军需款,后面还附了张漕帮的抽成条,写着‘月息三成,漕帮分一成’!”

“双份利息?”张捕头抢过单据,指节捏得发白,“孙鹤年这老小子,不仅将军需款贷给太平军赚利息,还让漕帮抽成,这是两头通吃!”

话音刚落,暗处突然窜出个穿黑短打的汉子,怀里揣着个布包就想跑——正是漕帮二当家,之前龙头被抓时他躲去了湖州,刚回来想拿藏的银子。“拦住他!”张捕头一喊,捕快们冲上去,三两下就把人按在地上,布包掉出来,里面全是银票,还有本密账,封皮写着“漕帮军需款分润录”。

“说!这账上的‘双份利息’是怎么回事?”张捕头把密账摔在他脸上。二当家抖得跟筛糠:“是孙鹤年让的!他说把军需款贷给太平军,既能赚太平军的利息,又能以‘漕运押款’的名义抽漕帮的成,赚的钱他分六成,漕帮分西成……三年下来,光这一项就分了三十万两!”

消息传到钱塘钱庄时,李正清刚帮个老奶奶办完实名制庄票。老奶奶攥着票子,颤巍巍地问:“李掌柜,这票子写了我名字,漕帮的人不会再把银子弄走了吧?”

“不会了!”李正清笑着指了指墙上的告示,“您看,漕帮的余孽刚被抓了,他们贪的双份利息也追回来了,以后钱庄的银子有官府盯着,谁也动不了!”

柜台外瞬间热闹起来,王大爷凑过来:“李掌柜,那之前漕帮借的军需款能追回来不?我孙子在扬州当兵,还等着棉衣呢!”

“能!”李正清拿出刚清好的漕帮旧账,“漕帮欠的五十万两军需款,从他们藏的银子里扣,己经拨去前线了,将士们这两天就能穿上棉衣!”

百姓们听得首拍手,有夸李正清能干的,有骂漕帮黑心的,还有人举着新庄票说:“现在存钱踏实了,不仅有名字,还有官府查账,再也不怕被贪了!”

府衙里,张捕头拿着二当家的供词和密账进来:“肃大人(刚从京城回来),孙鹤年的双份利息查清楚了!三年贪了三十万两,漕帮分了十二万,他自己留了十八万,还有二十万两存在聚源钱庄的秘密银库,己经搜出来了!”

“好!”肃顺刚从京城带回旨意,脸上还带着风尘,“把这些钱全补军需,另外,传我命令,全国漕帮的军需款旧账全查,凡是涉及双份利息的,一个都别漏!”

大牢里,王金华听小李说漕帮二当家被抓、双份利息追回,笑得差点把牢门的铁栏杆晃掉。小李递给他碗热粥,他喝了两口,抹了抹嘴:“我就知道孙鹤年和漕帮没干净事儿!当年周景明跟我喝酒时提过,说漕帮帮孙鹤年‘押款’,每笔都有抽成,我还偷偷记了下来!”

他从稻草堆里翻出个油纸包,里面是半张泛黄的纸条,上面写着“漕帮抽成一成,孙鹤年分六成”,是他当年的随手记录:“你看,这也是证据!我早就知道他们双份赚钱,现在总算查出来了!”

小李眼睛一亮:“王大人,这线索太有用了!肃大人说,您要是再提供漕帮和其他钱庄的勾结线索,说不定能从斩监候改成流放,不用一辈子蹲大牢!”

“流放也行啊!”王金华眼睛都亮了,“只要能出去,我就把这些贪腐的事儿写成书,让后人都知道这些蛀虫多黑心!”

与此同时,京城的钱法整饬署筹备处里,肃顺正和几位官员商量章程。桌上摆着杭州的试点报告,还有各地钱庄的贪腐统计:“庄票实名制在杭州试点很成功,下个月就推广到江南各省;每月盘库的规矩,让各地藩台亲自监督;终身追责制,要写进章程,谁贪就抄谁的家,子孙三代不准进钱庄!”

“肃大人,那票号总署的旧账咋办?”有官员问。

“全清!”肃顺一拍桌子,“金满堂贪的、陈维翰截的、柳仲文私贷的,一笔笔都要清出来,抄没的银子补国库、补军需、给百姓兑银,一分都不能浪费!”

消息传到杭州大牢,孙鹤年听了二当家的供词,终于扛不住了,哭着招了:“我不仅贪双份利息,还帮陈维翰截过赈灾款!咸丰二年,陈维翰让我把十万两赈灾款贷给盐商,收了五万两分润,我分了两万两……”

肃顺立刻让人去查盐商的账,果然在盐商李记的账本里找到“赈灾款放贷十万两”的记录,还有孙鹤年的签名。“把这也加进卷宗,送刑部!”肃顺下令,“贪赈灾款、贪军需款、贪双份利息,孙鹤年这罪,够判斩立决了!”

夕阳西下,钱塘钱庄的灯亮了起来,李正清还在和伙计们清漕帮的旧账;大牢里,王金华靠着墙,开始在草纸上写《钱庄贪腐录》的开头;张捕头带着人,去聚源钱庄抄没秘密银库的银子;肃顺坐在府衙里,看着钱法整饬署的官员名单,心里清楚——反腐还没结束,但改革己经起步,只要把这些旧账清干净,把规矩立起来,钱庄就能变回百姓的“存钱罐”,而不是蛀虫的“提款机”。

第二天一早,杭州府衙前贴出了新告示:“漕帮二当家被判斩监候,孙鹤年追加贪腐罪,抄没家产充公;钱法整饬署下月在江南各省推广庄票实名制,各地钱庄需每月盘库造册……”

百姓们围着看,王大爷指着“推广实名制”的字样,对刘老头说:“老刘头,你看!以后全国的钱庄都按杭州的规矩来,咱们走到哪存钱都踏实!”

“可不是嘛!”刘老头揣着新庄票,要去给儿子送银子,“肃大人英明,李掌柜能干,这些蛀虫全被抓了,以后的日子有盼头了!”

大牢里,王金华摸着刚写的草纸,嘴角都快咧到耳根——他知道,等《钱庄贪腐录》写好,他说不定真能改判流放,不用一辈子蹲大牢。而钱塘钱庄门前,百姓们还在办庄票,李正清在柜台后忙着盖章,阳光照在新庄票的红戳上,亮得晃眼,像在为这场刚拉开序幕的钱法改革,镀上了一层踏实的光。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