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那天起,沈竹礽开始教沈砚之抄录真书。他从地砖下的木盒子里拿出一本《青囊经》,放在八仙桌上,又拿出一块松烟墨,放在砚台上,开始磨墨。“磨墨要慢,要均匀,不能急,”沈竹礽说,“墨磨得好,字才能写得好;字写得好,才能记住书里的道理。”
沈砚之坐在旁边,看着祖父磨墨,墨汁慢慢从黑色变成深紫色,散发出淡淡的墨香。祖父拿起一支毛笔,在墨里蘸了蘸,开始在宣纸上抄录《青囊经》的内容,字是小楷,写得工工整整,像印上去的一样。“你也来试试,”沈竹礽把毛笔递给沈砚之,“不用写得好,只要认真写就行。”
沈砚之接过毛笔,觉得毛笔很重,他蘸了蘸墨,在宣纸上写了一个“青”字,写得歪歪扭扭的,比祖父的字差远了。“没关系,慢慢来,”沈竹礽说,“我小时候第一次写字,比你写得还难看呢。”他握着沈砚之的手,教他怎么握笔,怎么运笔,沈砚之感觉祖父的手很有力,带着他写出了一个工整的“囊”字。
抄录了一会儿,沈砚之的手就酸了,祖父让他休息。“抄书不光是为了记住内容,也是为了磨性子,”沈竹礽说,“看风水要沉得住气,不能急,抄书能让你沉住气。”沈砚之点点头,看着桌上的《青囊经》,觉得里面的每一个字,都藏着大大的学问。
十月中旬的一天,晚上突然停电了,整个村子都黑了下来。沈砚之正在抄书,见灯灭了,有点害怕。沈竹礽却很高兴:“停电好,停电能看清星星。”他拿出一盏油灯,点燃了,放在院子里的老槐树下。
油灯的光很暗,只能照亮一小块地方,但天空却格外亮,星星比平时更清楚。“今天是观星的好时机,”沈竹礽说,“没有电灯光,能看清星星的位置,也能看清气。”他搬了两张小板凳,和沈砚之坐在院子里,抬头看天空。
“你看,五星连珠还能看见一点痕迹,”沈竹礽指着西方的天空,“虽然不像开国大典那天那么清楚,但还是能看出五颗星星连在一起。”沈砚之顺着祖父的手指看过去,果然看见五颗星星靠得很近,像一条线。
“观星要等时机,有时候等几天,有时候等几个月,才能等到好时机,”沈竹礽说,“看风水也一样,要等时机,时机到了,才能做大事;时机不到,急也没用。”他从口袋里掏出那张残页,借着油灯的光,指给沈砚之看:“你看这残页上的星图,和天上的星星一样,只要记住星图,不管什么时候,都能找到星星的位置。”
又过了几天,晚上没有停电,天气也特别好,没有云。沈竹礽说:“今天能看清五星连珠,带你去村外的土坡上看。”他们拿着小板凳,走到村外的土坡上,土坡很高,能看见整个村子的灯光,也能看见满天的星星。
“你看,”沈竹礽指着东方的天空,“五颗星星连在一起,像一条线,这就是五星连珠。”沈砚之顺着祖父的手指看过去,终于看清了——金木水火土五颗行星,一颗挨着一颗,连成一条细细的线,在黑色的天空里,特别亮。
“这是我第一次看清五星连珠,”沈砚之说,眼睛都看首了,“真好看。”“不光好看,还吉祥,”沈竹礽说,“咱们国家有了五星连珠,以后一定会越来越强,老百姓的日子也会越来越好。”他从口袋里掏出一个小本子,上面画着五星连珠的位置,他对照着天上的星星,在本子上记着什么。
沈砚之看着祖父认真的样子,觉得祖父真厉害,能从星星里看出国家的运气。他也学着祖父的样子,记星星的位置,虽然记不全,但心里特别高兴。土坡上的风有点凉,沈竹礽把自己的外套脱下来,披在沈砚之身上,沈砚之觉得很暖和,像被祖父的爱裹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