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海阁

文海阁>在下张梁,乃留侯之后 > 第78章 相邀品茗茶韵清欢翰墨香2(第2页)

第78章 相邀品茗茶韵清欢翰墨香2(第2页)

张梁含笑上前,引着老爷子走向博古架最下方的木柜。柜门未锁,他轻轻拉开,里面整齐地摆放着一匣子崭新的书籍。他小心取出一函,深蓝色锦缎函套上,金线绣制的云纹流光溢彩,贵气逼人。

“魏公请看,这便是书斋的‘底气’,也是待沽的珍品之一。”张梁解开函套丝带,露出里面装帧考究的书籍。

老爷子接过书,目光落在封面上烫金的西个大字上——《留侯算经》。他瞳孔微微一缩,手指下意识地着书页边缘,脸上闪过一丝难以置信的惊愕:“《留侯算经》?这…这莫非是张良张子房所著?”

“此等筹算天机之作,你…你从何处得来?”他的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颤抖,显然被这书名深深震撼。

老爷子迫不及待地翻开书页,纸张厚实柔韧,墨色乌黑发亮,字迹是标准的楷体,清晰悦目,与张梁此前所书写的字迹,一般无二。

然而内容绝非臆造,开篇便是严谨的计量单位与算理推演,涉及粮秣调度、工程营造、土地核验等实用之术,体系严密,逻辑清晰,书中更穿插着不少精妙的数算出题,其价值不言而喻。

“此乃小子遍访古籍,汇集残篇断简,历时数年补缀、校订而成。”张梁解释道,语气平静却带着自信,“不敢妄称先祖真迹,然其中算理精妙,于行军后勤辎重、土木营造、乃至商贾货殖,皆有大用。”

老爷子深吸一口气,目光灼灼地盯着书页,半晌才缓缓合上书册,神情复杂地看向张梁:“足可以作镇斋之宝!此物一出,天下精于筹算者,必趋之若鹜。张小子,你这手笔…着实令老夫心惊。”

他将书册珍而重之地放回函套,眼中欣赏之余,更添了几分凝重与探究。

“大父,你看这个!”魏超的声音从旁传来,带着少年人的新奇。他手中拿着一本书,封面素雅,写着《千字文》。开本适中,纸张略薄,但字迹清晰工整。

吸引他的是书页上精美的插图——每一页,“天地玄黄,宇宙洪荒”等文字旁侧,都配有相应的图画:浩瀚星海、苍茫大地、日月轮转、山川奔流、乃至春耕秋收、揖让礼仪,无不绘制得生动形象,色彩鲜亮,虽非名家手笔,却胜在通俗易懂,引人入胜。

“哦?”老爷子被魏超的声音吸引,从他手中接过《千字文》。

初看时,眉头微蹙,似觉过于花哨,但翻阅几页后,眼中便流露出恍然与赞许。

“天地玄黄配以寰宇星图,日月盈昃画上日升月落…图文并茂,寓教于乐。此物虽不及《算经》精奥,却是开蒙启智、吸引童稚的绝佳利器。三郎,这也是你的主意?”

认识这么久了,这还是老爷子第一次叫自己三郎,此前都是叫张小子。

张梁点头:“正是。孩童启蒙,若有图画辅助,更能助其理解记忆,增添趣味。此配图版《千字文》,正是为蒙学所备,两家书社所用书籍内容一样,唯有纸张质量略有差异。”

“嗯,”老爷子将书递还给魏超,捋须道,“夫子有言,有教无类。文教之事,贵在传道授业,本不该有贵贱之分。《算经》可镇场,《千字文》可引客开蒙。张小子,你这书斋的布置,心思缜密,章法井然。”

“走,再上楼瞧瞧那挥毫泼墨之地!”老爷子兴致盎然。

一行人沿楼梯而上,经过玄关后的礼敬区,老爷子神色一肃,整了整衣冠。张梁早己备好线香,点燃后分予众人。老爷子领着众人,对着紫檀翘头案上供奉的孔子坐像,恭敬地持香三揖,口中低语:“末学后进,敬拜先师。”

上过香,步入开阔的书写区,紫檀长桌光润如鉴,圈椅舒适考究。书架上虽仍有空位,但己零星陈设着一些装帧精美的典籍与素白宣纸。

“好地方!”老爷子走到长桌前,指尖抚过温润细腻的端砚,又掠过笔架上悬挂的各式毛笔——其品相较之一楼,显然又高出一筹。“笔墨纸砚皆是上品,环境清雅开阔。在此间濡墨挥毫,胸中块垒亦能化为笔下烟云。”他目光炯炯,“三郎,待你题好楼下屏风,老夫也要借此宝地,留下几笔书墨!”

“小子谢魏公赐字!”张梁打蛇随棍上,躬身一揖,“魏公墨宝,笔力千钧,意蕴深远,悬于正堂,必为书斋增辉!此乃书斋之幸,亦是小子莫大荣光!”

老爷子呵呵应过,环顾这精心打造的雅集之所,深深看了张梁一眼:“雅俗分野,贵贱有别,却又相辅相成。张小子,你这东观二字,不仅是借朝廷藏书之名,更有几分立此标杆,荟萃菁华的意思了。老夫拭目以待,看你这书社,如何在这士林之中,搅动风云。”

张梁微笑躬身,姿态恭谨:“全赖魏公指点,小子勉力为之,不敢懈怠。”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