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海阁

文海阁>在下张梁,乃留侯之后 > 第85章 煌煌天使黄昏日落以为期3(第2页)

第85章 煌煌天使黄昏日落以为期3(第2页)

不多时,完成巡行施药任务的内侍、太医及文书们也陆续归队。车队随即启程,返回城中官办的邸舍驻扎。

送走朝廷车队,张梁并未立刻离开。张家母子和夏侯兰、刘复等人,按隔离期满之规,今晚即可解除观察,明日便能入城安顿。他找到几人,温言安抚,约定明早亲自来接,并许诺明日中午设宴接风洗尘,这才转身准备回城筹备茶话会。

刚走到营地入口处,便见一队县兵领着风尘仆仆的三人走来。一老二少,俱是满面倦容,其中两名年轻人身后负着书箧,显然是远道而来。

负责登记的小吏正执笔登记,张梁正要离去时,目光不经意扫过小吏笔下正在记录的名字——张机!

张梁的脚步如同被钉住,心脏猛地一缩!张机?医圣张仲景!若能将他留下,自己筹谋中的医学院大计,便有了坚实的基石!

他强压下心头的惊涛骇浪,目光迅速锁定旁边那位气质沉静、面容清癯、虽带倦意却眼神明亮如星的中年文士,以及他身后背着书箧的僮仆。这中年人敢带人深入疫区核心,必是深谙医道!

张梁不动声色地在一旁等候,待小吏登记完毕,他迅速瞥了一眼名册:中年人名为张伯祖,僮仆名唤张义。

在系统里一番查询后,果然不出自己所料,——这张伯祖正是张机(仲景)的授业恩师!史载张机十二岁丧父后拜入其门下,张伯祖对他而言,实乃亦师亦父!

张梁深吸一口气,脸上带笑,上前几步,对着三人拱手行礼:“在下曲阳张梁,三位远道而来,不知可有在下效劳之处?”

那中年文士张伯祖见张梁态度谦和,也拱手回礼,声音略带沙哑,显是长途跋涉所致,“老夫南阳张伯祖,粗通岐黄之术。此乃小徒张机与僮仆张义。听闻冀州疫疠甚烈,特至此间,欲尽绵薄之力。”他指了指身旁的年轻人和僮仆。

张机连忙躬身行礼,姿态恭谨:“在下张机张仲景,见过张公子。”僮仆张义也笨拙地抱了抱拳。

张梁笑容更盛,语气充满敬意:“原来是南阳张先生与高足!先生心怀仁术,不辞劳苦,千里赴险,实乃曲阳百姓之幸!在下感佩之至!”

他话锋微转,指向营地,“按本县防疫之规,凡新至者,皆需在营中观察三日,以防病气潜伏。此间虽为隔离之所,然食宿皆备,亦有医者轮值。委屈先生与高足暂居于此了。”

张伯祖捋须颔首,非但无丝毫不满,反而目露赞许:“贵县防疫之法,严而不苛,章法井然。老夫一路行来,观此营区布置,分区隔离界限分明,药烟驱秽弥漫西野,生石灰铺道隔绝污浊,深合防疫之要义,远胜沿途所见混乱之象。此策甚善!入营隔离,乃应有之义,何谈委屈?”

“先生过誉了。”张梁谦逊回应,心中对这位名医的洞察力更为佩服——仅在入口稍驻,便能窥得防疫精要。“南阳富庶,名医荟萃,不知先生此次北上,南阳疫情如何?”

张伯祖神色微黯,轻叹一声:“南阳流民涌入不多,幸赖郡府应对得宜,乡邻守望相助,疫情己渐平息。”

“然冀州毗邻河内郡,灾情惨烈十倍,故老夫携徒北上,冀能稍解倒悬。”他目光落在张梁脸上,带着医者的敏锐,“观张公子气色,眉宇间隐有郁结,步履略显虚浮,可是近期受过内伤?”

张梁心中微惊,这位张伯祖果然厉害,幸好没有一眼看出自己被猪撞过,忙道:“先生慧眼。在下旬日前胸腹受伤,如今身体己无大碍,正为防疫之事奔走。”

“嗯,”张伯祖仔细打量了张梁片刻,微微点头,“根基未损,恢复尚可。但需静养月余,固本培元,不可过于劳碌。”

“多谢先生提点!”张梁再次拱手,心中正在盘算。

眼前这医圣师徒,正是他梦寐以求的“大鱼”!若能将其留在曲阳,无论是眼前的防疫攻坚,还是未来筹建的“杏林医馆”,都将获得无可估量的助力!

他态度更加恳切:“先生与高足远来辛苦,营中条件虽简,在下会吩咐人员尽力照拂。”

“待三日期满,先生入城,若有用得着在下之处,或需查阅本地医案、药材,但请吩咐。先生若有闲暇,在下亦渴盼能向先生请教防疫之道与岐黄之术。”

张伯祖看着眼前这位年轻人,态度诚恳,言语得体,对防疫之事又颇为用心,心中也生出一丝好感,颔首道:“张公子有心了。待安顿下来,某自当尽力。”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