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海阁

文海阁>在下张梁,乃留侯之后 > 第91章 文武相济笔走龙蛇利剑鸣(第2页)

第91章 文武相济笔走龙蛇利剑鸣(第2页)

张梁闻言,眼睛一亮:“如此甚好!魏兄考虑周全。”

翌日一早,魏超带来一位年约西旬的宋姓的夫子来给大家做教习。

宋姓夫子举止温雅,言语平和,很快便接手了日常课业。

书社中,除裴元绍志不在此、只想习武,做个莽夫以外。赵露是个女孩,需单独开蒙,其余人皆有些基础。

于是,上午书声琅琅,下午校场呼喝,文武之序初定。

趁着空当,张梁将《曲阳治安策》撰写完成,交给了张角,让他与魏县令商议着推行。

两天倏忽而过,张梁骑着马前往疫疠所——张机师徒隔离期满,正是招揽的良机,前几天留了两本医书,不信他们不上钩。

疫疠所外,己经没有了前些日子的车马喧嚣,能撑到曲阳的病患大多己接来,路上没熬过来的都成了道旁白骨。

张梁步入张伯祖师徒暂居的屋舍,见两人正埋首研读医书,浑然忘我,连他走近都未曾察觉。

“张先生,张郎君。”张梁拱手出声。

“啊!是张公子!”张伯祖如梦初醒,与张仲景连忙起身还礼,

“适才拜读医书,怠慢之处,公子海涵!”他着书页,急切问道,“公子!不知可否为老朽引荐,拜会著此奇书之高人?此等济世绝学,若能当面请教一二,死而无憾矣!”

见?张梁心中暗叹,伤寒论就是你徒弟写的,但我不能跟你说。

面上却依旧从容,滴水不漏:“张先生,《神农本草经》乃是集众医家之言所成,这《伤寒论》是我家兄长早年于深山采药时,偶得一隐者所赠。长者飘然世外,行踪杳然,家兄亦无缘再遇。”

“不得与高人一见……可惜!可叹!实乃毕生之憾!”张伯祖捶胸顿足,满脸的失落与不甘,如同痛失至宝。

“张先生,”张梁话锋一转,顺势问道,“您观此二书,究竟如何?”

张伯祖深吸一口气,捧起医书,声音激动,“妙!妙绝古今!”

他眼中精光湛湛,“《伤寒论》,于时疫之辨治,条分缕析,对症下药!书中所述方剂,配伍精当,效如桴鼓,远胜老朽平生所学!”

“《神农本草经》,记载数百种药物与炮制之法,图文并茂……此二书,集古之大成,开万世之法门!非大圣大贤,不能为也!”

“若此学能广传于世,必能活人无数,泽被苍生!”张伯祖说到激动处,对着医书深深一揖。

张梁见时机成熟,神情肃然,对着张伯祖师徒深深一揖:“张先生!张郎君!在下有一不情之请!”

张伯祖连忙扶住:“公子但讲无妨!”

“先生既知此书价值连城,关乎万民性命。梁恳请先生与张郎君,暂留曲阳!”

张梁接着说道,“曲阳欲设立医学馆,广招有志于医道之良才,以医书为根基,辅以先生毕生所学,传授济世活人之术!”

张伯祖面露沉吟,似有顾虑,应该是在担心南阳家乡。

张梁立刻加码,“先生放心!梁绝非强留贤才之人。”

“待医学馆步入正轨,根基稳固,先生若欲携徒归乡,此二书之全套抄本,乃至医学馆所研习之心得,梁必倾囊相赠,助先生在南阳行医济世!”

张梁首起身,声音不高却如洪钟大吕,“张先生!张郎君!救一人,不过活一人之命;教一人,则能活百人、千人、乃至万人之命!”

“此乃薪火相传、万世之功!梁斗胆,恳请二位为天下苍生计,暂留曲阳,播撒此医道圣火!他日桃李满天下,先生之功,必彪炳青史!”

研习医书对医者而言,己是极大的诱惑,更别提现在张梁提出,日后可以带着抄本回去。

尤其是“救一人只有一人,教一人可救万人”之语,如同惊雷,在张伯祖与张机心中轰然炸响!

师徒二人对视一眼,皆看到对方眼中的震撼与那心中被点燃的宏愿!悬壶济世,莫过于此!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