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海阁

文海阁>在下张梁,乃留侯之后 > 第96章 来者何人大汉名医华元化(第1页)

第96章 来者何人大汉名医华元化(第1页)

那双手指节分明,异常稳定有力,显是常年精研医道之功。

老者抬头看了看“青藜书社”与隔壁“东观书斋”的匾额,目光扫过书社内读书的蒙童,落在闻声走出的张梁身上,问道:

“敢问这位小哥,此处可是下曲阳城张梁张公子所在?”

张梁拱手道:“在下不才,正是张梁。不知先生是是…?”

中年人声若洪钟,“在下自沛国谯县而来,姓华名旉,字元化。”

“你家中仆人远行至谯县寻访,言曲阳疫疠横行,病患甚众,故特来相助!”

华元化!是华佗!

张梁脑中惊雷炸响!这正是他不远千里,遣人南下去谯县延请的神医华佗!

难不成系统奖励的SS级“武将”,竟然是他?那自己真的是要震惊了,没听说华佗武力超群啊。

不管怎么说,这都是个敢给关羽动刀,想给老曹开瓢的牛逼人物,强压住心头的激动,张梁深吸一口气,郑重整理衣冠,对着华佗深深一揖:

“小子不才,正是张梁!不知神医华先生驾临,有失远迎,万望恕罪!先生一路辛苦,快请入内奉茶!”

“所幸天佑大汉,曲阳瘟疫己解。前后收纳救治流民近三万,更开办医学馆,由南阳名医张伯祖先生传道授业。今得华先生驾临,实乃曲阳上下之幸,万望先生不吝赐教!”

“哦,瘟疫己解?”华佗眼中精光一闪,打量着眼前的年轻人,脸上露出几分讶异,“你便是张梁张公子?哈哈,好!果然英雄出少年!老夫这一路行来,听闻你家车夫说起你诸多义举,今日一见,更觉不凡!”

“茶且慢饮,”华佗大手一挥,目光灼灼,“老夫心切,更欲先睹那医学馆风采!张伯祖先生此刻可在馆中?”

“张先生此刻当在馆中授业!”张梁立刻侧身引路,“先生请随我来!元绍,速去医学馆告知张先生,沛国华神医到了!”

裴元绍得令,打马如飞,首奔医学馆报信。

张梁亲自执鞭赶车,载着华佗向医学馆驶去。

路上,华佗的目光掠过城中井然有序的街巷、往来穿梭的便民车,以及那些虽经历瘟疫,却精神焕发的百姓面容,眼中赞赏之意愈发浓厚。

“张公子,”华佗的声音从身后传来,“老夫行医十余载,此番北上曲阳,除驰援曲阳疫疠,尚有一桩心头惑事,欲求教于公子。”

“听闻公子处…或有缝合秘法,能令创伤愈合之期大为缩短?”他的目光如炬,紧紧锁住张梁背影。

“小子此处,确有加速愈合之法,”他开车不分神,头也没回,“不过先生所问,牵涉医道至理,非三言两语可尽述。此地非谈话之所,待见过伯祖先生,小子愿与两位先生于静室之内,共探此道精微!”

华佗闻言,眼中一亮,抚掌大笑:“好!好一个‘共探此道’!老夫此行,值矣!”

马车抵达医学馆,张伯祖己率数名骨干医师在门前相迎,两厢见礼,气氛热切。

张伯祖正要入内,华佗却驻足在馆外楹联之前,低声吟诵:“但愿世间人无病,何妨架上药生尘……伯祖兄,此联深得医者仁心三昧,道尽吾辈毕生宏愿矣!”

张伯祖同样感慨万千,“瘟疫初定之时,我本欲回南阳,张郎君以肺腑之言点醒老朽。”

“救一人,不过活一人;教一人,或可活万人之命!老朽感佩其志,故携劣徒留驻曲阳,经营此馆,以期薪火相传。”

“馆中所藏医书,皆为完帙珍本,华先生稍后一观便知。”张伯祖言语间不无得意之处。

张梁跟在几人身后,从系统里兑换了一份《欧希范五脏图》,卷成一个卷轴,揣在袖筒里,准备一会儿人前显圣。

一行人步入医学馆主厅。厅内宽敞明亮,靠墙立着几排木质书架,上面整齐码放着一册册医书,散发着淡淡的墨香与纸香。

华佗的目光瞬间被吸引,快步上前,随手抽出一册翻看,正是《黄帝内经·素问》的完整善本。

“这…这竟非帛书?”华佗手指抚过光滑的纸页,难掩惊异,“如此轻便,纵然卷帙浩繁,亦可尽藏于此!”

“伯祖兄,此馆藏书之数,堪称医家宝库!仅此一项,便不负此行!”

他如饥似渴地又抽出几册,《神农本草经》、《难经》…皆是完本珍品,激动之情溢于言表。

张伯祖含笑示意华佗带上几部经典医籍,引着他到了一幽静雅室落座。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美漫丧钟
混沌文工团美漫丧钟
...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