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云沉吟道,“不如暂定三千钱?毕竟用料扎实,制作也费工。”
赵雷却摇头,“寻常百姓哪舍得花这个价钱买一件消暑之物?可这三千钱,世家大族怕又要嫌风扇不入流了。”
三人你一言我一语,都不是熟谙商道之人,越说越觉得难以定夺。
张梁首接中断了这没有意义的讨论,“不如明日请荀家的人帮忙参详一番?他们毕竟是世家大族,对这些物事的价值应当更有分寸。”
赵雷兄弟闻言连连点头,“也好,世家见识广,对这类器物在富贵人家的用度心中有数,请他们帮着拿个主意,确实更为稳妥。”
第二天朝食,赵雷与赵云将那座立式风扇抬至花厅,请荀绲与钟瑜等人帮忙参详。
这年代世家纳凉,全靠侍女执扇,这新奇的大号机械风扇一出,立时引得众人围拢细观,啧啧称奇。
荀采更是拍手称道,她昨天才问了张梁能不能做出大号的,今天早上就己经见到实物了。
荀绲与钟瑜细细察看风扇结构,试摇了几下,感受了风力后。
荀绲沉吟片刻道,“此物构思精巧,实用非常,然需要专人掌扇,非寻常人家所能置办。以我荀家之需,至少需要数十台,依老夫看,定价五万钱较为适宜,专向世家豪族发售。”
钟瑜问道,“张小友,不知此物一日可产几台?”
张梁随口说了个数,“此物难在棘轮与扇叶,以小子估计,若以三名熟练工匠合力,一日约可完成三五台。”
钟瑜在旁捻须点头,说出了自己的计策,“产量如此之低,不妨采取预订之法,有人下了定,再为他生产制作,若有人心急想早得的,加价之后可优先安排。”
张梁心里比了个大拇指,雷总见了您老人家,都得叫声祖师爷。
张梁笑道,“小子准备在颖阴开一家曲阳工坊联盛号的铺面,不知二位长者可否赏光支持?”
钟瑜含笑望向荀绲,荀绲当即应道,“自然是要捧场的,我荀家,先定二十台。”
钟瑜道,“我钟家也订二十台,不知小友何时可以交割?”
张梁拱手答道,“铺面尚未开张,工匠尚未到位,这两日定然是不成的,预计半年节前后应可交付。小子愿聊表心意,为二位长者各赠十台,以谢厚爱。”
朝食过后,荀衍走近笑问:“三郎奇思妙想不断,今日可愿同往私学听讲?”
张梁拱手笑答:“多谢休若兄盛情,今日我打算在城中走走,为联盛号物色几处合适的铺面,再采买些本地风物,带回曲阳以作留念。”
见荀家子弟纷纷前往私学,荀绲叫住了正要告辞出门的张梁,和颜悦色道,“三郎,这铺面你不必费心去寻了。我荀家在城内尚有几处闲置铺面,就按市价转与你,只是老夫那二十台风扇,可要优先安排。”
钟瑜在一旁闻言,不由抚掌大笑,“好你个仲慈,欺我钟家在颖阴没有产业不成?这般近水楼台,当真是不讲道理啊!”
张梁忙拱手道,“二位长者厚爱,小子感激不尽。既然荀公美意,那便依您安排,晚辈按市价购置便是。”
荀绲让管家福伯找来颖阴地图,张梁选了两处位置一般的铺面,折抵了部分风扇货款,双方皆大欢喜。
管家福伯领着赵雷去了县牙,办了地契交割,这两间铺面算是正式归属张梁所有。在福伯的介绍下,赵雷找了工匠,开始改换门头,一间挂联盛号,一间换太平号的招牌。
张梁准备去城里采买些颖阴特产,荀绲一摆手,爽朗笑道,“此等小事,何须你亲自奔波?老夫一并安排人备齐便是。”
钟瑜也道,“待车队从长社启程时,老夫也为你备上几车长社风物,算是聊表心意。”
见两位长辈如此热情周到,张梁推辞不得,只好笑着谢过,“长者赐,不敢辞。既然如此,小子便却之不恭了。”
拜别两人,张梁往私学走去,刚进学堂,便被眼尖的荀采瞧见。
她俏生生凑过来,悄声笑问,“张公子,早晨不是说不来听讲么?”
张梁无奈一笑,低声回道,“原本确是无暇前来,奈何你家伯父……实在盛情难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