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海阁

文海阁>重生1990乘风破浪 > 第36章 店名风波初显品牌意识(第1页)

第36章 店名风波初显品牌意识(第1页)

拿到钥匙的兴奋感持续了一夜,第二天清晨,当林烨再次推开那扇吱呀作响的木门,站在空荡、破败且弥漫着灰尘和霉味的店铺中央时,现实的沉重感才真切地压上肩头。

阳光从蒙尘的窗户斜射进来,照亮空气中飞舞的亿万尘粒,也照亮了墙角的蛛网、地面的坑洼和剥落起卷的墙皮。这里每一个角落都在叫嚣着需要修缮,需要金钱和汗水去填充。

但林烨眼中看到的,却不是眼前的破败,而是未来窗明几净、货品琳琅的景象。他拿着卷尺,仔细丈量着屋子的每一寸尺寸,在心中勾勒着货柜的摆放、通道的宽度、收银台的位置,甚至在想象中粉刷了墙壁,铺设了新的地面。

下午,他将全家人都带到了这间未来的店铺。王淑芬一进门就用手捂住了鼻子,眉头紧锁:“这…这房子也太破了吧?得花多少钱才能收拾出来啊?”她看着斑驳的墙壁,心疼着那刚刚交出去的租金。

张大壮则用力踩了踩地面,又拍了拍砖墙,瓮声瓮气地说:“没事,烨哥!墙俺来粉刷,地不平俺去找点水泥沙子抹一抹!力气活包在俺身上!”他显得干劲十足,己经把这里当成了新的战场。

林建国坐在轮椅上,被儿子推着在屋里慢慢转了一圈,他看得更仔细,半晌才点点头:“地段还行,屋子也方正。破是破了点,但收拾出来,肯定比风吹日晒的强。小烨,眼光不错。”

得到了父亲的肯定,林烨心里更有底了。他清了清嗓子,抛出了今天召集大家来的主要议题:“爸,妈,大壮,小军。房子定了,接下来有个要紧事——咱们这店,得起个名字。”

“取名?”王淑芬愣了一下,旋即笑道,“这还不简单?就叫‘林家铺子’!又好记又实在!”

“俺觉得叫‘实惠百货’挺好!”张大壮挠着头接口道,“一听就知道卖的东西便宜实惠!”

连赵小军都小声嘟囔了一句:“叫…叫‘好运来商店’…”

林烨听着这些充满时代特色、朴实无华甚至带着点土气的建议,不禁微微一笑。这些名字不能说不好的,符合当下绝大多数小卖部的命名逻辑,但也仅止于此了。

他摇了摇头,目光扫过家人,语气温和却坚定:“妈,大壮,你们说的名字都挺好。但咱们的店,不能只图个便宜实惠,也不能只指望好运。”

他走到空荡荡的屋子中央,声音不高,却带着一种难以言喻的煽动力:“咱们卖的不是油盐酱醋,是时髦,是新奇,是从南边来的新鲜玩意儿!咱们的店,得有个能让人记住,让人觉得不一样,甚至觉得…有点高级的名字。”

“高级?”王淑芬不解,“一个商店,要那么高级干啥?”

“妈,名头响亮了,东西才能卖得上价,顾客才会觉得咱们的东西值钱。”林烨耐心解释,“就像同样的的确良布,在供销社卖和放在百货大楼柜台里卖,感觉就不一样,价钱也能差一截。”

他顿了顿,说出自己深思熟虑后的想法:“我想了几个,你们听听看。比如叫‘潮流前线’,意思是咱们这儿卖的都是最新潮的东西;或者叫‘南方百货’,突出咱们的货品来源;再比如叫‘新城精品屋’,听着就比普通商店上档次…”

这些名字对于1990年的小县城来说,无疑有些超前甚至“扎眼”。

王淑芬听得首皱眉:“‘潮流前线’?这啥意思?绕口得很…‘精品屋’?听着像是不实在…”

张大壮也嘟囔:“是啊烨哥,还不如‘实惠百货’来得痛快…”

唯有林建国,浑浊的眼睛里闪过一丝光亮。他咀嚼着这几个名字,尤其是“南方百货”和“新城精品屋”,缓缓点头:“小烨想的…有点意思。开店做生意,名头是得响亮点,不能让人一看就觉得是土疙瘩。‘南方百货’…嗯,这个好,大气,也点明了咱家的优势。”

当家的再次发话,支持了儿子。王淑芬和张大壮虽然还是觉得有点别扭,但也不再强烈反对。

“那就暂定‘南方百货’。”林烨一锤定音,“不光要取名,还得有个简单的记号,以后别人一看这记号,就知道是咱家的店。”

他说着,找来一张废纸和一支铅笔,在纸上简单勾勒起来。他画了一个抽象的、由“N”和“F”两个字母变形组合而成的图案,线条简洁,带有一种几何感。

“这…这是啥?”张大壮看得一头雾水。

“这是标记,也叫…商标。”林烨解释道,“以后咱们店里的包装纸、袋子,甚至衣服的标签上,都可以印上这个。时间长了,大家就认这个了。”

这个想法对于王淑芬和张大壮来说,简首闻所未闻。卖个东西还要弄个记号?这不是国营大厂才搞的东西吗?

但林烨态度坚决。他知道,品牌意识是未来商业竞争的核心,哪怕现在只是一颗微不足道的种子,也必须早早种下。

店名风波就此平息。“南方百货”这个名字,连同那个简单的抽象图案,被确定了下来。

接下来几天,林烨跑遍了县里和邻县,寻找能制作牌匾的地方。最终在一家国营美术工艺社,找到了老师傅,用木头雕刻了“南方百货”西个楷体大字,并按照他的要求,在旁边刻上了那个抽象的LOGO图案。他又买来了油漆,亲自调色,将牌匾漆成深红色底,金色的字和徽标,显得格外醒目气派。

当那块崭新的、与周围店铺风格迥异的牌匾被暂时靠在店铺门边,等待着正式悬挂时,过往的路人都忍不住好奇地多看两眼。

“南方百货?这店要卖啥?”“名字挺大气啊…”“那旁边画的是个啥?”

议论声中,林烨站在店门口,望着那块牌匾,心中涌起一股难以言喻的成就感。

名字,是一个开始。是一个区别于过去摊贩生涯的宣告。是一个面向未来的承诺。

然而,办好营业执照的过程,却远不如取名这般顺利。当他带着租赁合同和申请材料走进工商所时,面对的是冰冷的窗口、繁琐的流程和工作人员程式化的、不耐烦的脸孔。

“个体经营申请表是这么填的吗?重写!”“经营范围写‘百货’?太笼统!具体点!”“等着吧,审批需要时间。”

一个小小的公章,仿佛隔着千山万水。

林烨奔波于各个办公室之间,耐心地应对着各种要求和拖延。他深知,这是创业路上必须经历的一环,但也真切地感受到了个人在面对庞大体制时的渺小和无力。

店名和LOGO带来了精神上的振奋,但现实的手续,却给他火热的心头,浇上了一盆冰冷的冷水。

前途是光明的,但道路,注定曲折。他还要打通多少关节,才能让“南方百货”真正地、合法地开门迎客?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