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海阁

文海阁>满级儒圣,我的力量是读书 > 第9章 圣院晨诵暗蛊蚀文(第1页)

第9章 圣院晨诵暗蛊蚀文(第1页)

赵明诚踏入圣院门槛的刹那,仿佛穿过了一层无形的屏障。

院外的喧嚣、窥探、市井烟火气,瞬间被隔绝。

院内,阳光温煦,草木清幽,空气中流淌着一种难以言喻的宁静与祥和。

那股涤荡过他身心的温润气息,似乎在这里更加浓郁,如同实质般包裹着他,让连日静坐的疲惫彻底消散,只余下心头的澄明与激动。

李石引着他穿过小小的天井。赵明诚的目光不由自主地被角落那株虬枝盘结的老槐树吸引。

树下,一个斗笠遮面、气息沉凝如渊的身影盘膝而坐,膝上横放着一柄古朴长剑。

仅仅是被那身影若有若无的目光扫过,赵明诚便感到一股无形的压力,仿佛被最锋利的剑锋掠过皮肤,让他心头一凛,连忙低下头,不敢再看。

“这是林风大哥。”李石小声介绍了一句。

赵明诚恭敬地朝着槐树方向行了一礼,心中暗道:这便是那位传言中剑斩黑风寨匪首、护卫董先生的“快剑”林风?果然深不可测!

李石带着他走到正房门前,低声道:“师尊,赵明诚到了。”

“进来。”董砚平和的声音从屋内传来。

赵明诚深吸一口气,整理了一下自己那身打满补丁的儒衫,怀着朝圣般的心情,跟着李石推门而入。

屋内陈设极其简单。一张木桌,两把旧凳,墙角一个简陋的书架,上面整齐地摆放着不多的书卷。

董砚正坐在桌旁,手中捧着的,正是那本陪伴他许久的《云州风物志》。

阳光透过窗棂,在他素净的青衫上投下斑驳的光影,让他整个人显得更加平和深邃,仿佛与这简朴的环境融为一体。

“学生赵明诚,拜见先生!”赵明诚不敢怠慢,撩起衣袍下摆,郑重其事地行了一个叩拜大礼。额头触及微凉的地面,他心中充满了感激与敬畏。

“起来吧。”董砚放下书卷,目光落在赵明诚身上。那目光平和,却仿佛能穿透皮囊,首视灵魂深处。“静坐一日一夜,所思所得为何?”

赵明诚站起身,垂手恭立,脸上再无之前的迷惘,眼神坚定而清澈。

“回先生,学生愚钝,经此一日静思,方知昔日读书,多汲汲于功名,困囿于章句。今日明悟,学之根本,在于明理修身,在于心之所向。理明则行正,身修则德立。”

“学生不敢奢望如先生般通达天地至理,但求能效仿先生万一,以所学明是非,辨善恶,行正道,不负此心,不负所学!”

他声音不高,却字字清晰,带着一股发自肺腑的力量。

董砚静静听着,脸上并无赞许或否定,只有一种洞悉的平静。

他微微颔首:“心有所向,方不迷途。然知易行难。圣院之道,非空谈玄理,需身体力行,以事证理,以理养心。你既入此门,当谨记。”

“学生谨遵教诲!”赵明诚再次躬身,心中激荡。他明白,这“身体力行,以事证理”八字,便是圣院修行的核心。

“李石。”董砚转向旁边的少年。

“弟子在!”

“带你赵师兄去西厢安置。院中规矩,一并告知。”

“是!师尊!”李石脆生生应道,脸上带着一丝小得意,对赵明诚道:“赵师兄,跟我来吧!”

接下来的两日,圣院门前又陆续有人通过了“三关”的考验。

农家少年孙铁柱,带着厚厚一沓用粗糙黄麻纸抄录的《礼记·大学篇》前来。

他的字迹笨拙,甚至有些歪扭,但每一笔每一划都倾注了十二分的认真。

李石将他引荐给董砚时,孙铁柱紧张得手脚都不知道该往哪里放,黝黑的脸上满是汗珠,说话也结结巴巴,但眼神却异常明亮坚定。

“先生…俺…俺就想认字,懂道理!俺爹说,庄稼人也要懂道理…俺…俺有力气,能干活!”

董砚看着那厚厚一叠凝聚着少年心血的抄本,微微颔首:“心诚志坚,可教。留下吧。”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