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海无边,回头是岸!”
“以吾圣心,引净世光!”
“散!”
轰!
白光入水,如同投入滚油的冷水!
海面下,一个巨大的、被浓郁怨气包裹的黑影发出痛苦的嘶吼!
缠绕其身的怨气在白光净化下迅速消散!
黑影眼中的狂暴红光渐渐褪去,露出一双迷茫的、属于某种大型海兽的眼睛。
它低吼一声,看了船头的李石一眼,竟缓缓沉入深海,消失不见。
海面,渐渐恢复了平静。
岸上,所有渔民目瞪口呆。看着那被救下的孩童,看着瘫倒的巫祝,看着海面恢复平静…
不知是谁带头,人群如同潮水般跪倒,朝着船头那沐浴在白光中的少年叩拜:“仙童!救苦救难的仙童啊!”
李石小脸微红,有些无措,但更多的是坚定。
他扶起一位老者,朗声道:“我不是仙童!我是圣院弟子李石!害人的不是海神,是愚昧和邪祟!格物致知,明辨是非,方得安宁!”
圣院之名,第一次在东泽渔村响起。
——北疆边城,铁壁关。赵明诚。——
边城苦寒,更苦于苛政与边患。
戍边将士粮饷被层层克扣,装备破旧;城中百姓赋税沉重,民不聊生。
新任的督粮官更是变本加厉,勾结豪强,囤积居奇,大发国难财。
赵明诚一身素袍,行走在愁云惨淡的边城。
他以“格物”之能,轻易看穿了督粮官账目上的巨大亏空和粮仓的虚实。
他并未首接闯府,而是先拜访了戍边老卒、城中寒士,记录下血泪斑斑的证词。
随后,他于城中最大的市集,当众铺开状纸,以春秋笔法,饱蘸浩然墨,挥毫书写!
“夫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
“今边关将士,饥肠辘辘,甲胄不全,何以御敌?”
“城中百姓,卖儿鬻女,易子而食,礼义安在?”
“贪官污吏,中饱私囊,蛀空国本,其罪当诛!”
字字如刀,笔笔如枪!金色的文字悬浮于空,引动边城稀薄却刚烈的民气与军魂共鸣!
整个市集为之沸腾!戍边老卒热泪盈眶,城中百姓群情激愤!
督粮官闻讯,派如狼似虎的衙役前来捉拿“妖言惑众”之徒。
赵明诚不慌不忙,掌中守护黄光大盛,化作一面巨大的光盾,将衙役的攻击尽数挡下!
他引经据典,将督粮官的罪状一条条列出,证据确凿,逻辑严密,引动天地间的“正”气共鸣!
最终,惊动了闭关的边军老帅。
老帅出关,查明真相,震怒!
当众拿下督粮官及其党羽,开仓放粮,整顿吏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