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日后,文渊广场。
人潮之盛,远超“格物致知”那次讲坛!
经历了天外邪魔的恐怖与董砚斩魔的震撼,云州百姓对这位“在世圣贤”的敬畏达到了顶点。
更因近日流言纷扰与“护道盟”的咄咄逼人,所有人都想亲眼看看,这位闭关而出的董先生,将如何应对这云州变局。
广场中央,讲坛依旧。
董砚一身素净青衫,立于坛上,气息平和深邃。
李石、赵明诚、孙铁柱、秦婉儿、吴青松五人,身着圣院道袍,肃立其后,气息沉稳,眼神锐利。
林风怀抱长剑,斗笠低垂,如同最忠诚的影子,立于坛侧阴影之中。
讲坛两侧的贵宾席,座无虚席。
州牧王大人正襟危坐,脸色复杂。
他身旁,是青云学宫周文博大儒,此刻老脸微红,眼神躲闪,不敢首视董砚。
再旁边,则是雷烈、林啸天、清虚真人等“护道盟”核心,以及几位气息深沉、来自州外的“见证者”。
他们或面带冷笑,或眼神阴鸷,或闭目养神,等待着董砚的“表演”。
整个广场,气氛凝重得如同暴风雨前的死寂。无数道目光聚焦在董砚身上。
董砚目光平静地扫过全场,最终落在“护道盟”众人身上,缓缓开口,声音清朗,不带丝毫烟火气,却清晰地压下了所有的喧嚣:
“今日开讲,只论一字——”
他抬手,食指凌空虚划。
一个巨大无比、纯粹由意念凝聚、散发着庄严、秩序、和谐气息的玄黄色大字,在广场上空轰然显化!
【礼】!
“礼者,天地之序也,人伦之纲也。”
“非仅揖让周旋之仪,非仅钟鼓玉帛之器。”
“上应天时,下合地理,中通人情,方为真礼。”
随着他的话语,那玄黄色的“礼”字光芒流转,投射下温和却宏大的光辉,笼罩整个广场。
在这光辉照耀下,所有人心中因流言、猜忌、恐惧而产生的浮躁、戾气、不安,如同被一只无形的手抚平,变得沉静下来。
连雷烈等人眼中的凶光都微微收敛,感到一种无形的约束。
“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日月更替,西时有序,此乃天之礼。”
“地载万物,生养不息,高下相倾,刚柔相济,此乃地之礼。”
“人聚为群,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此乃人之礼。”
董砚每说一句,虚空中便有一个相应的符文显化:
日月经天,山河大地,家庭和睦,朝堂肃穆…这些符文围绕着“礼”字旋转,构成一幅和谐有序的天地人伦图卷!
“礼者,理也。非束缚人性之枷锁,乃规范行为、调和矛盾、维系和谐之大道!”
“无礼,则天时乱,西时不调,灾异频生!”
“无礼,则地理崩,山川倾覆,万物凋零!”
“无礼,则人伦丧,父子相残,君臣相疑,夫妇反目,长幼无序,朋友相欺!纲常崩坏,天下大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