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海阁

文海阁>绑定摸鱼系统后,王爷他躺平了 > 第21章 北境军情紧急(第2页)

第21章 北境军情紧急(第2页)

“查什么?”冯坤目光锐利。

“查他们的底细。”李睿眼中寒光一闪,“尤其是他们与齐王余孽、乃至北边……有没有见不得光的勾当!盐铁走私、粮草贩运、情报传递,给朕往深里挖!记住,要隐秘,要拿到铁证!”

冯坤瞬间明白了皇帝的意图——这是要罗织罪名,抄家敛财!虽然目标皆是富可敌国之辈,但若无确凿罪证,强行抄没,必引天下哗然。他沉声应道:“臣明白!定不负陛下所托!”

冯坤领命而去后,李睿看向方淮:“方卿,朕的内帑,如今还有多少存底?”

方淮是李睿从户部底层挖掘出的理财能手,精于算计,且对他忠心耿耿。他略一沉吟,报出一个数字,虽然对于个人而言是天文数字,但对于一场国战,无疑是杯水车薪。

“太少了。”李睿摇头,“朕要你去做两件事。第一,以朕的名义,向京城及周边各大钱庄、票号秘密借贷,利息可以给高一些,但务必快!能借多少借多少!”

方淮吃了一惊:“陛下,这……朝廷向民间借贷,亘古未有,恐损天家颜面……”

“颜面?”李睿打断他,“颜面能挡住戎狄的铁骑吗?快去办!第二,将内务府名下那些不怎么紧要的皇庄、店铺,还有朕库里用不上的古玩玉器,尽快秘密变现,同样要快!”

方淮见皇帝态度坚决,不敢再劝,只得领命:“臣……尽力而为!”

“不是尽力,是必须做到!”李睿盯着他,“这是朕的家底,也是北境将士的救命钱!若此事有失,你提头来见!”

安排完这两条暗线,李睿的心情并未轻松。冯坤那边需要时间,方淮这边能筹到的钱也有限。他必须找到更快、更有效的财源。

他的目光,再次投向了那幅巨大的疆域图,最终落在了东南沿海。一个更为大胆,甚至堪称离经叛道的念头,在他脑中逐渐清晰——开海!

前朝乃至本朝初期,并非没有海贸,但因倭患、走私以及朝中“重农抑商”、“片板不许下海”的保守思想,海禁时紧时松,官方贸易几乎停滞,利润丰厚的海上贸易大多被沿海豪强和走私集团把持。若能以朝廷的名义重开市舶司,规范管理海上贸易,抽取重税,无疑将是一笔巨大的、可持续的收入来源!

但这个想法太过惊世骇俗。一旦提出,必将遭到几乎所有守旧派官员的强烈反对,斥之为“与民争利”、“引狼入室”、“动摇国本”。在面临北境大战的紧要关头,再在朝中掀起如此巨大的波澜,风险极高。

李睿陷入了深深的沉思。是稳妥起见,先用冯坤和方淮的手段勉强支撑战事?还是行险一搏,强行推动开海,为帝国寻找一条长久的生财之道?

就在他权衡利弊之际,殿外传来紧急通报:派往北境的夜不收小队付出了惨重代价,带回了至关重要的情报——戎狄各部此次的确被一个新兴的、名为“兀脱”的年轻首领初步整合,此人骁勇善战,野心勃勃。更可怕的是,情报显示,戎狄大军并非像往常一样分散劫掠,而是有计划地兵分三路,主力首指北疆防线最坚固、也是囤积了大量粮草的军事重镇——朔方城!预计在半月内,就会发动总攻!

军情如火!己经没有时间让他慢慢筹谋了!

李睿猛地站起身,眼中最后一丝犹豫被决绝取代。他必须双管齐下,甚至多管齐下!既要行霹雳手段解决眼前军需,也要为长远计,播下变革的种子!

“传旨!明日大朝,朕有要事宣布!”李睿对殿外沉声道,声音中带着一种破釜沉舟的意味。

他走到案前,铺开一张空白的诏书,提起了那支沉重的朱笔。笔尖饱蘸墨汁,悬在半空,仿佛凝聚了千钧之力。

这一笔落下,将不再是批阅奏章,而是要将他自己,和这个古老的帝国,一同推向一个未知的、波涛汹涌的未来。

夜色深沉,养心殿的灯火,再次亮至天明。而殿外,山雨欲来的压抑感,己笼罩了整个皇城。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