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海阁

文海阁>苟在明末之自古英雄出少年 > 第 65章 抗干旱打造自吸泵 天津卫千里来流民(第4页)

第 65章 抗干旱打造自吸泵 天津卫千里来流民(第4页)

“唉,要是徐光启那老东西能来这里当夫子那就好了,物理化学这玩意那老东西肯定懂。”想起徐光启袁可立就烦,当了一辈子的官都不务正业,不好好的去研究如何当好官,总是喜欢搞些奇技淫巧的旁门左道,弄得在朝里混了几十年,还是个芝麻绿豆大的官。

要换做是自已,在官场上如此都没有前途,那还不如辞了官,回家当夫子,认真的捣鼓自已的那些奇技淫巧的好。

袁可立摇摇头,心里暗自叹息了一声,把手里的计划书递回给程风。

会议继续进行,程风提议的新教案就这样通过了,齐鲁书院决定按照新的教案进行教学,这估计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按照钟表准时准点上下课的学校了。

六月初一,齐鲁书院正式开始开学,在开学的仪式上,袁可立,沈有容第一次听见了齐鲁书院的校歌,又把他们震惊到了。

活了几十岁,去过的读过的书院不少,从来没有哪个书院会有校歌的。这齐鲁书院开学要升旗唱校歌,这也是开了大明的先河了。

齐鲁书院的校歌平平无奇,但是袁可立却从校歌的歌词中听出了这个齐鲁书院为什么要离经叛道,不教四书五经,反而教一些旁门左道原因,那就是歌词中所说的,不是为做官,不是为面子光,只为穷人要翻身,不受人欺负,不做牛和羊。

袁可立从这歌词之中,听出了一种不一般的味道,这让袁可立冒出了一身的冷汗。当得知这首校歌是自家小徒弟编唱的之后,袁可立不敢往更深层的意义上去想了。

学校重新开学了,一切再次步入了正轨。袁可立的夫子生涯也开始了,虽然他很不满意齐鲁书院的学生里有太多的女孩,但他也知道这些女孩多数都是孤儿,程家这块地界上又不允许哪家有仆人丫鬟,这群女孩除了学校,真的没地方可以安排。

沈有容的夫子生涯也开始了,沈老爷子也有很多的不满,书院里那么多的女孩子读书也就算了,为何自已上的海战课程竟然还有那么多的女娃在听,自已心里很不满意,这些女娃娃们学这海战知识有什么用?他们又不能去当水兵。

可人家程小公子说了:“学习知识的目的主要是开阔眼界,增长见识,学习海战知识,并不一定非要去干水兵,就像我们学习种地,但并不是要去种地,我们学习算术并不是要去做账房先生一样的道理。”

这让沈老爷子无言以对,只好咬咬牙,把心一横:“这里是书院,是读书的地方,哪有什么男生女生只有的只是学生,自已只管上课,凡事一视同仁就好。”

袁可立沈有容的夫子生涯开始了,程大少的练字生涯也开始了,一天五百字的毛笔字,袁可立盯得死死的,程大少打死不愿意学的三字经,弟子规,论语,每天都得被老师抓去学上一段,这让大少每天叫苦连天。

隔三差五的那小胖手就被袁可立打得红扑扑的,师母宋氏隔几天就会看见小奶娃端着只胖嘟嘟的小手,一把鼻涕一把泪的上门告状。

这也让袁可立每次都哭笑不得,恨不得把这小奶娃子带过来再打一顿。

唯一让袁可立感到欣慰的是,不管上四书五经课程时这小徒弟有多么的心不甘情不愿,但只要是沈有容的海战课和自已的军事课,那都不用人请,早早的他就会跑到教室里来乖乖的做好,听课比谁都认真。

师徒俩的关系就这样在不停的打手心和找师母告状之中迅速的升温,越来越像一家人了。

六月二十日,程风借着这天休沐的空档,带着一大堆的同学,抛弃了双龙前指导那里的村民们,把那红薯秧剪下来扦插,这让原本只种了三亩地的红薯地,一下子就增加到十二亩。更让人感到高兴的是,那辣椒已经长出一个半个小指这么大了。

也就是这一天,文登县传来的消息,有一批天津流民找上门来了,在整个山东都在干旱的时候,在最缺水的时候,一群又饥又渴的流民出现在了文登县城外,这把文登县令解啓衷惊个跌倒,还以为那里除了乱民。

派出衙役出城询问,这才知道是来成山卫找程大善人家的,谢启忠这才放下心来,赶紧让衙役通知城里的环洋商行。

环洋商行掌柜,赶紧派出人手出城安顿流民,同时采集流民的信息。在得知这批流民都是因为子女送给了程家,按照程家当时约定的条件上门投亲的,掌柜一时不敢决断,只得马上安排护卫返回青山堡来询问。

因为这天正好休沐,程风带着人去了双龙泉,青山堡就只剩程大龙几个管事的。这才又差人赶到双龙泉来通知程风赶紧回家商议。

程风终于得到了那批流民的消息,心里暗自高兴,赶紧的就带着人马返回了学校,知道这帮流民都是因为子女在这里读书才跟过来的,学校一商议,算了,还是让他们先来个家长见面会吧,这样孩子们也安心了,家长就踏实了,省得双方都提心吊胆的。

学校开始准备安排双方家长见面会,程大龙通知陈二虎回来商量如何安顿这些流民的问题。

程风在纸上画了一个简易的地图,标出了自已家现在所有业务的落脚点。当一处处的落脚点被标注出来之后,程风突然发现一个严重的问题,自已家所有的业务全都在大明的管辖范围内。

这让程风禁不住的冷汗淋漓。就说这段时间自已总感觉哪里不对劲,原来问题就出在这里,自已家最近的业务拓展的太快了。原来没什么问题,登州府的巡抚是个正人君子,这文登县的县令也是个正人君子,就算是天津的巡抚李邦华也算是个正人君子。自已家的业务不管如何发展,只要分润一部分好处出去,这安全自然是无疑的。

但现在情况不同了,登州的巡抚换了人。这新巡抚武之望来登州是为了收拾毛文龙的,对于自家的这点生意应该不会看在心上。他本人一件名医,还是有些人品的。

可他身边有一个定时炸弹,魏忠贤的干孙子,那个姓刘的总兵,那家伙可是个财迷,如果自已家的买卖被这家伙盯上了,怕是要大事不妙,可自已家现在竟然连退路都没有,所有的买卖基本全在登州巡抚的管辖范围内。

这个问题的发现,让程风心里开始不踏实起来,无论如何,得找一个大明权力范围管不到的地方。这个事情必须提上日程,而且要快,必须在今年结束之前找到这么一个落脚的地。

发现了这个致命的问题,程风也没有心情去管什么流民的事了,开始躲在幼儿园里冥思苦想。当文登县的流民到来的时候,大少没有出现,当流民与自家的子女见面的时候,大少还是没有露面。

眼看着时间,一晃两天过去了,袁可立也因为流民的事情,这两天也是帮忙,忙得不可开交,忘了找小孩子查作业,奶娃就这样在幼儿园里躲了三天。

整整三天的冥思苦想,大少最先想到的是到台湾去,可现在的条件到台湾是不现实的,又想到去济州岛,可还是不行,济州岛现在是有政权的。

最后想到了一个地方,在距离汉城三百多公里的地方有一个岛,按照现在的时间段,那个岛上要么就没人,要么就是有海盗,只有那个岛最合适了,面积也有近50平方公里,据后世的记载,那上面有6万多亩上等的水田,轻轻松松能养活五、六万人,虽处北方,但却是江南的气候。

大少两手一拍:“就那里了,马上安排人去侦查一番。”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