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因为这些画面,多少种下了畸念的种子。
母亲自然不会想到别的地方处,这么多年月中,她仍旧不会在儿子面前避嫌,对于此刻的裸露,儿子的注视,只当是孩子的好奇,或是压根觉得儿子什么都不懂,不会造成什么影响。
不过,虽然我那时没什么性意识,但对于身姿丰腴挺拔,各个隐秘部位都姣好而充满浑厚性张力的母亲,还是会有单纯的好看观感,尤其是看到她在一双健美修长的大腿支撑下,比小小年纪的我高那么多,特别的地方多那么多,幼小的心灵有种莫名的自豪满足,觉得自己的母亲比别人美。
回忆消散,回到现实。
母亲完成最好一道工序,似乎她此刻也能感受到某些目光,只不过不再是小时候儿子的天真无邪眼神了。
她很快速地拧过头,见到我呆滞的模样,不禁蹙起眉头,我也不知道她是否能看穿我的心理活动和像痴汉般盯着她的屁股。
母亲娇叱一声,“黎御卿?看什么呢,快下雨了都”。
我收敛心神,赶紧解开了摩托车的胶带,在母亲撇着嘴又带狐疑审视的目光中,走过去扛起了那把柴,放到摩托尾部绑好。踏上回家路程。
“淅淅沥沥”,不幸的是,没走多久,电闪雷鸣好像追到了我们头上一般,还送来豆大的雨水滴落,速度越来越快,地面很快被打湿。
泥土,又有松针落叶,比较容易打滑,我自然也不敢开快。
“还是淋着了,回去得赶紧洗澡”,母亲说道。
不一会,我感觉身上就湿了大半,最初我也想一鼓作气直接回到家,毕竟都湿了,但随着雷鸣的不停歇,我有点慌了。
打雷的时候,还在野外飞驰,这画面想想都觉得可怕。
虽然我们周边从小到大并没有发生过人被雷劈的事故,但对雷电的敬畏是从不打折的,更不用说不少雄壮的牛都是雷电下的受害者。
雷雨天,一定要是室外,这是刻进基因的共识。
不能冲了,但举目四望也没有避雷的好地方,正思索着。母亲显然也注意到这个状况,大人是对人身安全威胁更敏感的。
没等我开口,母亲拍了拍我肩膀,伴着雨声在我耳边喊道:“等过了这雷阵雨再走吧~”,“去长岭陂那个石灰洞”。
母亲说的这个地方我知道,其实跟石灰无关,而是烧制砖块的窑洞。
应该是上世纪特殊时期的产物,全民狂热大生产,漫山遍野都有这种窑洞。
而且我觉得这种洞稍微改造一下,就是一个战时用的地堡,或许在那个紧张的年代,也有这层用途。
随着建设进入新阶段,这种窑洞逐渐被废弃,又随着岁月流逝,杂草或藤蔓爬满了周边,不少窑洞与山地融为一体,只有洞口依稀可见。
这种窑洞也是我童年记忆的深刻载体之一。经常与小伙伴在山林寻乐的我,自然是知道、路过、粗略窥探过其存在。但我没进去过一次。
一来,某些窑洞后来有了个骇人听闻的用途,就是放置骨灰瓮;这还不是最吓我的,最大的阴影是来自于电影《僵尸先生》其中一个情节,大BOSS被胖揍一次后,正是在类似这种洞穴中“休养生息”,因为足够不见天日,它随手抓老鼠吸血的画面一直在我脑海挥之不去;这个场面联系到现实,让我对窑洞也有了同样的可怕想象,会不会里面,也有可怕的存在。
这么多年以来,我和小伙伴经过这些地方,总会刻意地忽略,没有人敢于说,进去探险一番,未知的可怕胜过了小孩的好奇心。
好在,母亲说的那一个,是距人类聚居区最近的一个烧砖洞,洞口清晰,而且杂草还没爬过上面的口子,还能照射光线进去,不至于完全黑暗。
很快来到目的地,但我心里还是犯了怵,放下双脚支撑着摩托,盯着那个如怪物巨口洞口,全然忘了身后的母亲,以及我们此刻还在被雨水敲打着。
母亲不疑有他,下了车,刚向洞口迈了几步,转过头,狐疑地看着我,开口道:“还不赶快进去,在洞口磨蹭什么”。
我一想,对啊,母亲就在这里,怕什么,而且自己也是个血气方刚的青少年了,也接受过一定程度的教育,难道今时今日还会被这种玩意吓着。
定了定心神,我双腿拨拉着地面,推着摩托到洞口旁,然后下车闪身进了里面。
终于,有了容身之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