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莫一刻钟后,蕙夫人终于见到了远处那渐渐向这边来的步辇。
晏姝自然也看到了倚在门前的蕙夫人,随即便心中一喜,一副眉眼弯弯,笑颜如花的模样。
所以刚待步辇停稳,晏姝便匆匆扶着青桃下来。
而那厢蕙夫人也是很快抹着眼泪迎了上来。
母女二人团聚,霎时都泪眼汪汪。
看着眼前消瘦了许多的阿娘,晏姝顿时哽咽一声,扑到了蕙夫人的怀里。
“阿娘!”
嗅着阿娘身上熟悉的熏香,晏姝的泪珠即刻就涌了出来。
多日以来那颗悬起的心,今日终于放了下来。
而蕙夫人也是激动地湿了眼眶,搂着怀中的女儿默默流着泪。
就连跟在晏姝身后的青桃见此情景,也是眼中发酸,但还是开口劝道。
“夫人,公主,外头风大,小心着凉了,还是快些进屋再聊吧。”
听到青桃的话,晏姝这才从蕙夫人的怀中抬起头来,拉着人一同进了内殿。
这厢刚在小榻上落了座,那厢晏姝便又开始抱着蕙夫人不撒手了。
二人哭了一会儿,便就开始叙起旧来。
蕙夫人慈爱地摸着晏姝的头发,一边用帕子拭着眼角的泪。
“那日宗庙起了大火,我还以为这辈子再也见不到姝儿了。”
晏姝正趴在蕙夫人的怀中撒娇,听到这话顿时惊疑抬头,一双猫儿眼睁得老大。
“起火?怎么会突然起火?阿娘没事吧?”晏姝说罢便在蕙夫人身上找着,生怕蕙夫人受了一点伤。
蕙夫人笑着摇头,摸了摸女儿莹润的小脸。
“我无事,后来才知道这火是有人故意而为,就是为了将我带出来而已。”
蕙夫人脱离晏宫一事,还要追溯到两日前。
两日前,谢珩作为出使萧国的使臣,带着琼华公主归国。
琼华公主自归宫那日,言行便呈疯癫之状,不仅识不出人,还大哭大叫。
晏文王和晏王后见到此情形,顿时震惊大怒。
细问随行宫人才知,琼华公主在在萧国接待使臣的宴席上,竟然险些被萧王行了拔舌之刑。
归国的这一路上,琼华公主便惊恐发作,一路都言语疯癫,似是生了什么病症。
晏文王当即便怒不可遏。
认为谢珩作为此番前去萧国的使臣,保护公主不利,当天便下令,将谢珩押入了诏狱,且准备秋后处以死刑。
当时还在宗庙里的蕙夫人,得知此消息,后,顿时心中无比担忧。
谢珩作为宗庙太祝,昔日帮她与女儿晏姝良多。
此番下了诏狱,蕙夫人自然于心不忍。
可她人微言轻。
晏文王根本就不会听她的求情。
蕙夫人便实在没有法子,只能心中干着急。
而就在这天半夜,宗庙里突然起了大火。
当时宫中上下乱作一头。
宗庙里的宫人们都忙着救火。
起火时,蕙夫人正因为谢珩被晏王下令进了诏狱,夜里正忧心无眠,便在屋内抄着经书替谢珩祈福。
听到宫人叫喊走水时,这才知晓前殿已经着了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