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个木盆,一个装鱼,一个装鱼头鱼骨鱼皮,一个装片好的鱼肉,两人轮流往盆里扔,晶莹剔透的肉片没一会就成了一个小山包。
“只有两个菜板,你来切,我去准备其它。”江宴起身将木墩子留给了应红。
应红接过刀,开始小心翼翼的分鱼。
“那我干点什么?”谭千月看着几人忙的热火朝天,也来了兴致。
“你准备吃。”江宴笑道。
谭千月…………!
“别说,真有个活需要你。”
“是什么?”
江宴扔给她一小袋子粗盐,叫她将粗盐磨细,谭千月拿着石锤子在小瓦盆里一圈一圈的磨着,将粗盐磨的很细,直到看不见任何小块。
江宴拿了一小捆干葱,一大块生姜,全部切片加入清水用手使劲抓,抓出葱姜的汁水留做备用。
等谭千月的粗盐磨好后,在鱼片里加入适量的粗盐,接下来就是要用手抓,用力抓,一直抓,抓出鱼肉里面的黏度,这样出来的鱼丸才会有弹性,也能减弱鱼肉的腥味与粘稠的口感,获得全新的形态。
二十来条的新鲜大鱼,在一个时辰后全部变成了鱼片,经过洗净,变白,剁碎,加入葱姜水,蛋清,再次剁碎调味搅拌,直到再次粘稠有弹性。
还要加些荤油,库房里的淀粉来增加口感。
虽然比不上机器打出来的细腻,但口感上会更丰富。
江宴看着耗时的工序,再想要不要换个手动绞肉机出来,想想觉得可行,回头她要试试。
两个时辰后,大铁锅里飘满了白胖白胖的鱼丸,松松散散的翻滚着个头,尽管不是非常的圆润但不影响它劲道有弹性,鲜香滑嫩味道好。
用一把大漏勺捞出放入冷水中,如此反复了四遍,捞出两大盆的鱼丸。
五十斤的鱼大概出了三十斤鱼丸的样子,八个鱼丸一斤,本钱就有四个铜板,要想挣到银子就得卖八个铜板一斤,又太贵了,能吃饱的馒头才两个铜板。
所以打算一串放五个,卖四文钱一串,都快顶上半条鱼的价格了,这么一看还真是有点奢侈,但是如果卖三文钱便没有卖白菜萝卜划算,只能定在四文钱五个鱼丸,或者掺和着一把面条卖,鱼丸粗面?
江宴想的有点头脑发昏,算了不想了,可能是饿的。
“都忙了一下午,做饭吃饭。”她将鱼丸端进厢房放置妥当,便开始做菜。
“应红去煮一锅白米饭,今个我们吃鱼锅。”拿起剩下的两条小黑鱼,开始切片。
“嗯,我这就去。”大伙都饿了,应红去舀了三碗白米,小心仔细的用清水洗了两遍,白米不常吃一粒也不能浪费。
不到半个时辰,锅架子,炭块,小铁锅,便齐齐端上了桌子。
“今日吃鱼锅,便都在一张桌子上吃饭吧!”小铁锅中熬到奶白的鱼汤散发着诱人的香味,里面鱼骨鱼头鱼皮各自翻滚着。
“谢过东家。”芳姑姑拉着两个孩子道,两个小姑娘眼神一直盯着小铁锅,却站在一边等所有人落座。
鱼肉被切成了薄薄的肉片,用筷子夹起两张又大又薄,在滚烫的汤汁里面稍微涮一涮便能熟透。
小锅旁边摆了一大盘的鱼丸,一盘木耳,一盘白菜心,一盘海带丝,一盘泡发好的香菇,一盘粉丝,一盘干豆皮。
这时候青菜还没得吃,都是一些干货,因为路上都吃过,谭千月主仆没怎么意外,倒是芳姑姑一家看的直眼了,也不知道要怎么吃。
江宴把自己调好的小料分给几人,她自己加了辣,给其余人的都是姜蓉或者麻酱小料,近来准备小吃摊的事情,最不缺的就是调料,大小姐问起来都是集市上买的,她一个十指不沾阳春水的娇小姐对这些一窍不通。
不过麻酱也不是什么稀奇的东西,买来芝麻她自己就能做,麻辣涮串全靠汤汁,各种调料必不可少,她前两日就准备了两个麻袋的调料备用。
“都坐下吃吧,这东西边煮边吃,还要沾一沾这个调好的料汁才更好吃。”
“有点像羊肉锅子,只是换成了鱼肉。”应红附和道。
“嗯,差不多!”她递给谭千月一双筷子。
谭千月端着碗,夹了一片鱼肉放在沸腾的汤汁里翻滚几下,又沾了沾调好的姜蓉送进嘴里,咬了两口眼睛亮了,鱼肉鲜美滑嫩,带着姜汁的味道一种持久的香味在口中久久不散,又有酱汁的咸味叫人回味无穷。
谭千月不知道,江宴放了海鲜酱油,自然咸香的很。
“好吃好吃!”两个孩子更喜欢实惠的鱼尾部分,能大口吃到两块鱼肉,鱼肉切的太薄吃起来没有饱满的感觉。
趁着没加配菜的时候,江宴给媳妇盛了一碗鱼汤,谭千月觉得用勺子喝的鱼汤没有直接端着碗好喝,但她还是注意着自己的仪态,乖乖的用勺子。
应红直接盛了米饭,将奶白的鱼汤浇在上头,端起碗来吃的喷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