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日,县学就传出苏典吏跟顾教谕的争执。
顾教谕坚定守着底线。
绝对不透题。
不仅如此,还对在县学借住的考生严加看管。
行走坐卧,乃至何时起床,何时休息,都有规定。
君子慎独,不欺暗室。
君子不管在什么时候,都要言行一致。
一番吵闹过后,县学果真清静下来。
传出去后,多数人都把苏典吏跟顾教谕区分开。
提起苏典吏,自然说他贪婪无度。
提起顾教谕,反而道:“好心办坏事了,不过他一心为科举,可以理解。”
苏典吏听了这话,在酒楼大骂顾教谕是小人行径。
都在办县试。
怎么你的名声突然好起来了?!
是不是你儿子跟未来儿媳搞的鬼?
顾从斯跟苏清两个狡诈小人。
合该你们是未婚夫妇,确实天生一对!
苏清听到苏典吏这么骂,差点笑出声。
好啊,苏典吏是知道,怎么往顾教谕心口插刀的。
明知道顾教谕最不想认这门亲事,却故意在大庭广众之下骂出来。
让对方想反驳,都无从下口,只得吃哑巴亏。
只是等顾从斯淡定回应:“多谢三叔祝福。”
苏清笑不出来了。
正看热闹呢,怎么火烧了自家房子。
反而梅娘十分高兴,拉着苏清道:“本以为。”
“算了,不提了。”
“清清,娘去找顾家,把你们的婚事定了如何?”
梅娘虽然欲言又止,苏清却很容易听出里面的意思。
本来以为顾家,或者说顾从斯不愿意了。
而且苏家还在热孝,不好提婚事。
现在苏县令下葬半年,若能私下里敲定,等三年孝满,就能直接成亲。
这对梅娘来说,是天大的好事。
她只有一双儿女,小儿子苏澄不过四岁,年纪小不用管。
女儿今年十六,虽说年纪也不大,但在她看来,没有比顾秀才更合适的人选了。
毕竟相公在时,都夸顾从斯忠君爱国,以后是个好臣子,肯定前途无量。
苏清不吐槽忠君爱国跟好臣子,跟前途无量之间的关系,只糊弄道:“这事不一定呢。”
“明年乡试,他考中举人,顾家肯定不乐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