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海阁

文海阁>朱墙少年行 > 笼中弈(第1页)

笼中弈(第1页)

在州牧府又是几天,那两个横行霸道的地痞流氓仍旧没被抓到。

马世忠满脸愧色,说得恳切:“这样的市井无赖,无亲无友,一旦藏匿起来,就实在不好抓。

“三元堂两位道长虽指认董家,可空口无凭,我也实在没道理贸然搜查。”他叹息着拢了拢衣袖,“为今之计,还是要尽快把张大、刘三捉拿归案。”

谢湜予不追问,话说得很识趣:“州牧请自便,我客居此处,原不该过问地方刑名。”

马世忠笑得憨态可掬,接着说:“说起董家,那董庭梅着实不懂规矩。知道侯爷精于鉴赏,竟然把《秋猎图》送来求教。”语气里带着几分不易察觉的试探。

说着,便奉上紫檀木长匣:“要不,您帮忙掌掌眼?”

李乐同倚着廊柱,饶有兴致地望着这番往来。见那价值连城的古画被当作寻常物件呈递,也不过是挑眉笑笑。

又过了几日,董府家仆被传讯问话。那仆役说话前言不搭后语,听得让人昏昏欲睡。谢湜予强撑着听了整整一个时辰,听完,案子果然没有半点进展。

倒是家丁被放走的时候,毕恭毕敬捧出锦缎包裹的物事。展开来看,竟是枚拇指大小的羊脂白玉。

白玉被雕成了琼楼玉宇,楼里,依稀可见人影翩跹,帘帐、衣裙翻飞似流云,溪水潺潺如有声,方寸之间自成仙境。

家丁托着白玉,身子躬得极低,谄媚道:“侯爷慧眼,我家主人说这等灵物当赠知音,故而特意让小人献与您赏玩。”

谢湜予拿起白玉,唇角微扬:“董家好物事确实多。”

他们住的院子外,络绎不绝围绕着姿容姣好的侍女,或许是有人授意,又或许只是少女心思,短短一上午,送糕点的侍女竟来了七拨。

李乐同守在药炉旁看火,目光掠过那些姹紫嫣红的食盒,权当看好戏。

谢湜予最初还算和煦,和李乐同闲谈到一被侍女打断,也不恼,只问:“好吃吗?”

“新制的葛根酥。”李乐同和他越发熟络,说话也自然起来,“酥脆适口,配上清茶倒是可口。”

“那便留着罢。”

他说这话的时候,大概不会料到短短一上午的功夫,又有五名侍女捧着“头茬春雨沏的香茗”接连而至。

连始终作壁上观的陆时也都没了耐心,仰在竹榻上,扬着下巴对谢湜予说风凉话:“从了吧,小侯爷。”

李乐同估摸着火候到了,给谢湜予和陆时也都倒上药汤:“施州出好药,这药汤温养脾胃,早春喝正好。”

“谁喝你这苦药。”陆时也瞥见那浓褐药汁,立即蹙眉。

“喝了……”李乐同眉眼弯弯,凑近他引诱说,“我便告诉你张大、刘三在哪里。”

陆时也心头一紧,把药盏推得更远:“你别把话说的这么好听!你又要怎么利用我们!”

话刚说完,却见谢湜予已经喝完汤药,把药碗放回了案上。

李乐同眼里笑意更盛,俏皮问谢湜予:“苦吗?”

“有点。”她问了,谢湜予才诚实回答。

“喏,”李乐同从袖中掏出锦帕,露出几枚蜜渍梅子,“吃点甜的,就不苦啦。”

陆时也别过脸深吸一口气,索性眼不见为净。

李乐同也不恼,仍笑吟吟说着闲话。

从施州那些暮年仍执拗的族老,到诡谲却灵验的医蛊之术,再到当地人对山川草木的虔敬习俗……

她说话从容又有趣,讲起这些风土人情的时候,带着几分她自己都察觉不到的悲悯慈爱。

谢湜予安静地听着,偶尔问上一两句,目光始终专注,不知何时酿出了笑意。

大概是听得太入神,李乐同看向他的时候,他竟下意识移开了视线,只得假意去端早已凉透的茶。

打从第一次见面起,谢湜予就知道这对兄妹不按常理出牌。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