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事江太师也听说了,带着人来到了工地跟前,工头一看当村的村长来了,忙施一礼”见过村长“
”嗯嗯,这地是何人买的?“
”听说是邻县的人看中了这块地,一下全买下了“
”这地是我们村的,怎么没通过我呢?“
”应该是直接从县衙里买的,这地方不小,一千六百多亩呢,荒着也不是办法,有人要,县令自然也是很高兴的“
”那倒是,工程大不大?“
”不小,这图里还有登高远眺的城墙呢,跟城府没法比,图上好象也就二米多宽的样子,还有排水渠,还有河道,连着几里外的河呢,怎么着也得干上一年半载的“
”挖的这个管道会不会影响村里的庄稼?“
”我看着不会,说不定你们村还跟着沾光呢,他们修了排水管道,将来要是下个暴雨什么的,你们村肯定会跟着沾光“
”哦,那就好,那就好,呵呵,你们继续继续,我可以随意看看吗?“
”您老随意看,随意看“工头打过招呼后,就带着人开始分配起来,有划线的,有挖土的,主要的人手,还是先清理一些杂草什么的。
江太师看着村对面,这工程这么大,真要修建好了,那对小江村来说,只有好处没有坏处,不知道是谁这么有钱,一下全买下来了,即便是荒地,也要一两银子一亩,这大的工程,少说建下来,也得万把两的银子。
也不知道是用来住,还是耕种的,于是回了家派人去县里,跟成连玉打听了一下,听说是一对兄妹买下来的,半住半耕,他们不是以荒地的名义买的,是直接买断的,以后都不用上税的那种。
以一亩地五十两,买断下来,不管将来那里做什么,朝廷都不会收一分钱的税,江太师心里算着,一亩五十两,十亩五百两,百亩五千两,千亩五万两,买下这块地用了差不多十万两,这手笔,也真是大。
他们不知道的是,连后面的整座山也一并买了下来,整整花了十万两。
不过想到人家以后不用交税,应该也是值了,朝廷有这个规定,如果买荒地,想不交税,可以一下以每亩五十两的银子购置下来,以后子孙也可以享受这种待遇,但前提是荒地,良田不可以。
这种规定虽然好,但是很少有人这样买,谁也舍不得花五十两一亩买,太贵了。
可是就有人这样买,这不就出现了吗?其实如果手里有银子,这样买也是划算的,也算是朝廷一种鼓励开荒种地的有利措施,只是有些人算不过账来。
辣条黄了
想通之后,太师也不纠结了,天气好的时候,还出来看上一眼,云妮早知道了,可是很无奈,她只能晚上偷偷出来看几眼,黑乎乎的,啥也看不清,白天李氏看着她,哪也不能去。
真是无语极了,这也不怪李氏,她一出门,就成为焦点,这个说,那个指的,虽然她不在乎,可是李氏在乎,只好依着李氏的话,白天不出门。
随着大哥订亲的日子越来越近,家里面又多出六只鸡,六只鸭,六只鹅,这是为下聘准备的,李氏准备了两个箱子,里面用红布铺底,一只箱子放了三十两的银子,五两一个,六个银元宝。
一只箱子,里面放着一对银镯,一对玉镯,两对珍珠耳环,六只银钻,现在就等着孩子爹回来后,带着媒人一起去下聘。
七月初六,跑完商的江玉横跟刘家说了一声,就专门开始办这事,他们去县里跟官媒打好招呼,七月初八,一早在华中村的村口见。
江玉横的孩子跟学堂都请了假,全家一起去,一辆马车,一辆牛车,牛车拉着聘礼,马车上坐着家里人,赶牛车的自然是跟江玉横搭伙的人,赶马车的也是,两人都是江玉横请来帮忙的。
常家那边都准备好了,看来排场还不小,亲戚朋友全来了,都是来看江家下聘的,一看江家这边来人了,赶紧放炮迎接,云家姐妹三人,全都蒙着面纱,姑娘大了,自然不会让人乱看。
从这一点上来说,常家人就很满意江家的教养,迎进院里面,当场交接了聘礼,除了现银,那些首饰加起来,五十两只多不少,看来还真是看得起他家的姑娘,这下就更热情了。
院里备好茶点,众亲戚朋友围着你一句我一句的寒喧着,说汉语的,一般都喜欢在饭桌上把事情商谈下来,两家自然也不例外,摆上酒席,边吃边谈,商量起婚期来。
”即然两家孩子都满意这婚事,不如就早点办了,年底怎么样?如今农历七月,还有五个多月的准备时间,很充溢,你们家怎么看?“
江老爹和李氏互看了一眼,”成,那就定到年底吧,就是咱这边冬天太冷,怕摆酒席的时候,盘才上桌,就凉了“
”那你们说说看,什么日子好?“
”要不这样,咱们二月二如何,过了年,天气转暖,也不冷,饭菜摆出来也不凉,让姑娘在家好好再过一个年,年后办如何?“
”二月二倒是个好日子,各种宜,那就这样定了,就二月二,我们到时候等你家云海来迎亲“
”好“
亲家双方碰了一杯酒,喝下去算是把这婚事订了下来,兄妹六人,谁也不答话,安静的坐在一边守着,今天不适合他们说话,他们跟着来,只是来撑场子。
江家人一离开,常家的人就说开了,”这小江村的人也不是传说中的不懂礼数呀,这样一看人家好象还是读过书的呢“
”那是,小江村的人也不全是那样的,也有好人家,他们家就是不卖闺女的人家,听说几个孩子全在学堂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