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股巨力再度相抗,喀的一响,手中长剑断成数截!
“今日可当真忒托大了,竟把玄铁重剑留在城里了。”
见手中兵器被毁去,杨过暗喊不妙,面对金轮国师凌厉进攻,只好右手衣袖带风挥出,左手发掌相抗。
“大和尚,我说你打不过我大哥哥是不是?你自诩武艺高强,何以手执兵刃,不与他空手而斗?好不要脸!”
听闻郭襄在一旁叫喊,国师冷哼了一声,并不搭话,手中双轮的招数愈发加紧。
郭靖、黄蓉正自领兵回救襄阳,突见杨过斜刺杀出,冲上了高台,无不精神大振。
命旗手招动令旗,在东南西北中五路兵马中各调兵四千,合成二万,袭击攻城敌军的后方,再调派二千兵马在高台下为杨过应援。
宋军人数虽减了大半,然见神雕大侠上了高台,皆是以一当十,竭力死战。
但蒙古骑兵守得犹如铁桶相似,当真寸土必争。
宋军冲上了数丈,转眼间又给逼了回来。
襄阳城下,攻城战已如火如荼地展开,蒙古大军的数十架云梯高高竖起,敌兵如蚁群般攀登而上,已有不少蒙古士兵冲上城头。
此刻,被小龙女安置于郭府的杨清,已耳闻城外喊杀声震天,心绪难平。
他犹豫片刻,终于按捺不住,顾不得娘亲再三叮嘱,紧握长剑,毅然朝城门奔去。
他一路疾行,飞身上了城墙,眼前景象却让他胃中一阵翻涌,几欲呕吐。
只见城头之上,满目断臂残肢,内脏散落,伏尸遍地,空气中弥漫着浓烈腥臭与血气。
从小在绝情谷中长大的少年,何曾见过如此惨烈的景象,他双腿不由发颤,气息急促,手中长剑几握不住。
忽然,几支精钢打造的箭矢破空而来,直奔他面门射至!
“兀那小娃,莫不是不要命了?”
一声爆喝响起,一位白须老者手持巨盾飞身而来,将箭矢尽数挡下,转首看向杨清说道。
原来,小龙女终究放心不下杨清,特意先寻到周伯通,托他留守郭府,护其周全。
“小娃儿,若怕死,便乖乖回郭府躲着去吧。”
周伯通咧嘴一笑,语中带着几分戏谑。
“我才不怕死!”
周伯通话中轻视之意,反倒激起杨清胸中胆气,他挺起胸膛,昂首朗声回应。
“我瞧你有几分功夫,若真不怕死,便随我这老头出城杀鞑子去!”
周伯通哈哈大笑。他本就心痒难耐,欲出城痛快杀敌,却被小龙女硬留在城中看守,心中早已憋闷不堪。
只见他纵身一跃,跳上蒙古军搭在城墙的云梯,双足齐出,将正沿梯攀爬的敌兵一一踢落。
杨清见状,也不甘示弱,紧随其后跃上云梯,随周伯通杀向城下。
高台之上,烈焰升腾,浓烟滚滚,呛鼻焦煳与血腥气味弥漫四周。
杨过仅凭独臂,已与手持两只转轮的金轮国师,兔起鹘落,迅猛无伦地拆解了二百余招。
二人皆是当世罕逢的绝顶大宗师,举手投足间皆隐含风雷之声,招式劲力足可开碑裂石,威势骇人。
国师手中的两轮旋转如飞,此刻在他那已臻前无古人第十层境界的“龙象般若功”的无匹内力催动之下,更是化作了数团吞噬光线的幽暗旋风。
每一转,每一砸,皆挟着龙吟象嘶般的万钧巨力,轮缘破空,发出令人心悸胆寒的尖锐呼啸,仿佛连周遭空气都要被其生生割裂。
国师面色沉肃,黝黑僧袍无风自动,眼中精光四射,将一身浑厚功力毫无保留地催动到了极致。
周身气劲鼓荡,劲力层层叠叠,竟使得周遭数尺内的空气都变得粘稠凝滞,偶尔轮影过处,光线都似有片刻的扭曲,这分明是内功修为即将突破桎梏,迈入更高武学境界,真正达至“化境”之兆。
杨过同样也是当世高手,将独孤九剑、九阴真经、玉女心经、蛤蟆功等多家精髓熔于一炉的内息催发到了顶峰,真气在奇经八脉中如怒涛般奔腾流转,举手投足间亦有隐隐风雷之声相随,同样显露出他那即将破关而入,臻至武道化境的惊人实力。
杨过独臂迎战,身形如暴风雨中的孤松,虽屡受冲击,飘忽不定,却始终屹立不倒。
他此刻手无寸铁,一身惊世骇俗的深厚内功便尽数凝聚于拳掌指腿之间,乃至于肩、肘、膝、胯,全身无处不作兵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