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乾立国三百余载,历经风雨,也曾有过辉煌盛世,也曾有过动**不安。正如这世间万物,有阴就有阳,有盛就有衰,此乃天道循环,亘古不变之理。正所谓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朝代更迭,兴衰荣辱,皆有其规律……”
他一边说着,一边暗自苦笑。这些话,放在任何一个古代朝代都适用,简直就是万能模板。
他本以为拓跋玉会听得一头雾水,没想到她却听得津津有味
拓跋玉原本以为洛长风会详细讲述大乾的历代帝王、重大事件,却没想到他竟然以这样一种宏观的角度来概括,看似简单,却蕴含着深刻的哲理。
“七皇子殿下真是博学多才,对历史的见解如此深刻,拓跋玉佩服。”
拓跋玉由衷地赞叹道。
洛长风心中一阵汗颜,他这哪里是什么深刻见解,分明就是胡诌八扯。
但他脸上却不动声色,只是谦虚地笑了笑。
“长公主过奖了,我只是略知皮毛而已。”
“七皇子殿下谦虚了,您这番话,虽然简短,却道出了历史的真谛,让人受益匪浅。”
一位路过的老者恰好听到了洛长风的话,忍不住插嘴道。
“是啊,七皇子殿下不仅才华横溢,而且虚怀若谷,真是难得。”
另一位路人也附和道。
洛长风心中一阵无奈,他这算哪门子的虚怀若谷?他分明就是不懂装懂好不好?
拓跋玉看着洛长风,眼中闪过一丝异样的光芒。她原本以为这位七皇子只是精通武艺,却没想到他竟然如此博学多才,而且还如此谦虚低调。
这让她对洛长风的印象,又好了几分。
“七皇子殿下,前面有一家茶楼,我们进去坐坐吧。”
拓跋玉指着不远处的一家茶楼说道。
洛长风如释重负,连忙点头答应。他正愁不知道该如何继续“讲解”历史呢,这下总算可以歇一歇了。
两人走进茶楼,找了一个靠窗的位置坐下。
茶楼里,人声鼎沸,热闹非凡。说书人抑扬顿挫的声音,从人群中传来,吸引了不少人的注意。
“话说当年,大乾太祖皇帝,以布衣之身,起兵反抗暴政,历经九九八十一难,最终建立了大乾王朝,开创了太平盛世……”
洛长风听着说书人的讲述,心中一阵感慨。这大乾的历史,还真是充满了传奇色彩。
只可惜,他对这段历史的了解,实在是太少了。
“七皇子殿下,您对太祖皇帝的事迹,一定很熟悉吧?”
拓跋玉看着洛长风,眼中充满了好奇。
洛长风心中一紧,他哪里熟悉什么太祖皇帝的事迹?他连太祖皇帝长什么样都不知道。
但他脸上却不动声色,只是淡淡地说道:“太祖皇帝的丰功伟绩,自然是人尽皆知,我也不过是略有耳闻罢了。”
“七皇子殿下,您这‘略有耳闻’,恐怕比那些史官们还要精通几分呢!”
拓跋玉掩嘴轻笑,眼中闪烁着狡黠的光芒。
就在这时,一个微胖的身影突然跌跌撞撞地冲了过来,不偏不倚地撞在了洛长风和拓跋玉的茶桌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