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海阁

文海阁>才不是炮灰呢![快穿] > 2030(第11页)

2030(第11页)

就算是单相思吧,他想。

他思恋她,思之如狂。

于佳时,明天见。

【📢作者有话说】

*

“潮汐贝壳实验”说的是一位生物学家将康奈提格的牡蛎带到芝加哥的地下室,观察到原本依旧按照康奈提格潮水涨落作息起居的牡蛎,高潮期发生了改变。

他推测牡蛎感知到了芝加哥的气压,从而推演出这里的潮汐节律,而芝加哥没有海,是牡蛎带来了海。

这个浪漫的结论曾广为流传,不过其实实验设计并不合理,结论可信度很低。

*

叶羽琅读的那本书应该是卡洛·罗弗利的《量子物理如何改变世界》。

第24章美貌群演x清傲研究员08

◎他觉得她很勇敢◎

*

6月26日,宜复工。

电影的导演名叫符嘉与,回国前据说在好莱坞待过一阵子,学习了那边的创作和拍摄体系,对剧组工作实行企业化管理。

国内的剧组基本上都是日夜颠倒,24小时都可能上工,有的连假都不放。他们这个组不一样,早九晚五,准时上下工,前几天端午节还放假,并且没调休。

于佳时刚下清晨的飞机,还有点犯困,从包里掏出一颗薄荷糖含在嘴里提神醒脑。

洛姐今天有事,她打了个车往拍摄场地赶,翻看着久违的剧本。

剧本被她用不同颜色的笔和便签纸标记的密密麻麻,做满了功课和笔记,看上去翻了很多遍。

这部电影的编剧、导演和制片都是同一人,这是一部完全符嘉与风格的作品:奇幻、狂想、抽象、文艺,天马行空的科学幻想和中式近现代诗结合,有种扎根现实却又飘摇在空的荒诞美感。

许多电影会犯的一个问题就是,想要表达的太多,杂糅在一起,让人不知所云;符嘉与则走向了极端,他的剧情比那些电影更为发散,乍一看是这个点说上几段,那个点又拍几分钟,但组合在一起,却奇妙的不觉冗杂,就像一首拼贴诗歌。

于佳时不是具有创作力的人,她是实感型,比起虚无缥缈的艺术感觉,更倾向于逻辑现实的思维方式。

但她很欣赏符嘉与。如果说叶羽琅是智商上的、科研领域内的天才,那符嘉与就是艺术表达和感性意识的天才。

他们认识之前,符嘉与刚刚回国,整天在影视城里乱逛。

有天他路过洛姐的车,瞄到副驾驶上的于佳时,顿时惊问天人,一边用英文大声喊着"等等,缪斯小姐!",一边在后面狂追已经被洛姐赶紧开出一段距离的车。

那天以后,他天天在洛姐的车旁蹲她们,一逮着她就热忱介绍自己的剧本和构想,以及对她的外形进行至高无上的肯定。

用他的话来说,于佳时就是他心中一直潦草勾勒出的那个缪斯女神,有朝一日忽然降临在眼前,激发他无限的创作灵感。

尤其是那双浅琥珀色的眼睛,像棕黄色泛着淡淡橘光的玛瑙石。

他看她的第一眼就觉得,她一定要做他电影的女主角。

洛姐觉得这人在画饼,说不定是什么传销组织,总之不靠谱;但被他的厚脸皮烦到忍无可忍后,在于佳时的劝说下和她一起看了剧本,又聊了聊对电影的想法,这才大为改观。

小春也看剧本看得入迷:【这写得还可以啊,怎么上辈子就那么扑了?】

它检索着信息库,忽然大吃一惊:【啊!不是扑街,是压根就没上映!】

怎么会?

虽说剧情里她还剩几场戏没拍就被下药了,但自己明明还是坚持去拍完了余下的戏份。

她那时正被王旌用照片和视频威胁半囚禁,为了外出拍戏还被他动过拳头。

她最终自杀于年前的冬天。她记得,原先预计上映的时间应该在那以前。

于佳时挑了挑眉,示意它接着查。

小春遗憾道:【我这边没有权限。我只是你的炮灰系统,目前看不到你死以后,主线之外的世界线呀。】

【或许我可以试着用现有的数据推演,但工程量太大了,需要用很久】

于佳时摸摸它:"那就算啦,到时候我去多观望一下。"也可能只是遇到什么事推迟上映而已。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