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光透过竹林缝隙,在莫潇指尖的竹枝上流转。他已在这片空地演练了三个时辰,脚下的青石地面被竹枝划出细密纹路,宛如剑谱上的脉络。此前为叶雷创造剑法时的场景,仍清晰如昨——那夜烛火燃至天明,莫潇将叶雷“破风剑”的灵动与《剑典》“杀字诀”的霸道拆解重组,又从寒露谷所学的百家剑理中择取“衔接之术”,最终凝成一套全新剑法。彼时他在纸上落墨,笔尖先是勾勒“破风剑”中“流风穿云”“疾雨落锋”等基础招式,而后在旁批注:“以‘杀字诀’之劲注入剑招转折处,而非强行叠加,如溪流纳奔雷,而非石阻洪水。”为让叶雷更好驾驭,他还特意设计三式衔接招——“裂风斩”承上启下,能在快剑中骤然爆发杀意;“碎云刺”借势发力,将灵动转化为突袭;“断浪诀”则可收尾防御,兼顾攻守平衡。剑法成时,东方泛起鱼肚白,莫潇望着纸上“破风杀剑”四字,指尖拂过墨迹,心中了然:此剑与叶雷契合度,当在九成以上。三日后,叶雷在竹林接过剑谱,只看开篇批注便双目发亮。他按谱演练,起初还需刻意磨合,可当“流风穿云”接“裂风斩”的瞬间,铁剑竟自发嗡鸣,剑风裹着杀意掠过竹叶,将十步外的竹节齐根斩断。叶雷惊得握剑的手微微颤抖——这套剑法仿佛为他量身打造,以往强行融合“杀字诀”时的滞涩感荡然无存,取而代之的是行云流水的顺畅。看着莫潇离去的背影,叶雷激动的眼眶发红,最后深深一拜……半月后,叶雷随巡逻队行至太仓城外三十里的官道,忽闻前方传来百姓惨叫。他提剑疾奔,只见十余名倭寇正围杀逃难的村民,地上已是尸横遍野。“倭寇小儿,敢尔!”叶雷怒喝一声,铁剑出鞘,“破风杀剑”中的“疾雨落锋”瞬间展开,剑影如骤雨倾泻而下。一名倭寇刚举刀格挡,便被剑招中的杀意震得手臂发麻,不等他反应,叶雷手腕翻转,“裂风斩”顺势而出,铁剑寒光一闪,倭寇头颅滚落尘埃。余下倭寇见同伴惨死,蜂拥而上。叶雷却不慌不忙,足尖点地避开偷袭,铁剑化作“碎云刺”,剑气直指一名倭寇心口。那倭寇慌忙后退,却被剑风带倒,叶雷借势踏住其胸膛,剑招再变“断浪诀”,铁剑横扫,将另外两名倭寇的兵器击飞。不过半柱香时间,十余名倭寇尽数伏诛。叶雷看着自己手中的铁剑,眼中满是激动之色,他这次都只用了云涌境的真气!可见一本契合的剑法,在武道上对人的帮助有多大!幸存的村民跪地磕头谢恩,叶雷望着满地狼藉,铁剑上的血珠滴落地面,眼中感慨万千——自练“破风杀剑”后,他不仅战力大增,更能在快剑中保持清醒,再也不会被杀意冲昏头脑。此事传回抗倭营地,叶雷之名瞬间传开。散修们围在他身边,看着他手中的铁剑,眼中满是羡慕。“叶雷兄,莫大侠为你创的剑法也太厉害了!”一名手持长剑的散修叹道,“我前几日捡到半页《剑典》残篇,练了几日只觉得经脉胀痛,哪有你这般得心应手。”这话一出,不少散修纷纷附和,有人当即表示要将手中的《剑典》残篇上交莫潇,只求换一套契合自身的功法。消息传到莫潇耳中时,他正在营帐内整理从寒露谷所得的剑谱。当年在寒露谷,剑仙李瑶光为让他触类旁通,时常在月下演武——有时是武当的“太极剑”,以柔克刚;有时是峨眉的“流云剑”,轻灵飘逸;还有些早已失传的江湖剑法,李瑶光也会拆解招式,讲解其中奥义。三年下来,莫潇脑中记下的剑法足有五十余套,且能根据不同武者的体质、根基灵活调整。故而当散修们捧着《剑典》残篇前来时,莫潇总能迅速为他们匹配功法。对擅长刚猛剑法的散修,他便从记忆中择取“崩山剑”的精要,融入其原有招式;对身法灵动的散修,便传授“踏雪剑”的步法,补足其防御短板。久而久之,营地中再无人执着于《剑典》,先前因《剑典》引发的风波,彻底烟消云散。与此同时,数十里外的潮皇溶洞内,却弥漫着令人作呕的血腥气。溶洞深处的石台上,数十颗百姓头颅整齐排列,双目圆睁,脸上还残留着惊恐;旁边的陶罐中浸泡着心脏与残肢,暗红色的血水顺着罐口滴落,在地面汇成蜿蜒的血河。萧显赤裸着上身,胸口那道被残锋所伤的伤口仍泛着黑紫色,魔气在伤口周围游走,如同活物般啃噬着他的血肉。他缓步走到石台前,右手抬起——原本空荡荡的右臂袖管中,突然涌出一团漆黑的雾气,雾气凝聚成手臂的形状,指甲尖锐如爪。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后面更精彩!“柳生大人的‘血祭回潮术’,果然名不虚传。”萧显冷笑一声,声音沙哑得如同破锣,这几日残锋那一刀斩入体内的魔气让他痛不欲生,纵使他引动体内大量的气血也只能压制难以拔出。现在有了一劳永逸的解决之法,萧显早就迫不及待了!他先是抓起一颗头颅,五指扣住天灵盖,漆黑的邪气顺着指缝渗入头颅。头颅中的脑组织瞬间被邪气搅碎,化作一缕缕暗红色的精气,顺着萧显的手臂涌入体内。随着精气入体,萧显胸口的黑紫色伤口微微蠕动,邪气与精气相互交织,发出“滋滋”的声响。他又拿起一颗心脏,掌心按在心脏上,催动潮皇宫邪功。那心脏骤然收缩,鲜血从血管中喷射而出,在空中凝成血珠,尽数被萧显吸入腹中。每吸入一份血肉精气,他眼中的赤红便深一分,空荡荡的右臂处,雾气凝聚的手臂也愈发凝实。“啊——”萧显突然发出一声嘶吼,体内的精气与魔气剧烈碰撞,胸口的伤口炸开,黑血飞溅。他却毫不在意,反而伸手将炸开的伤口按住,强行将更多血肉精气灌入其中。邪功运转到极致时,石台上的头颅、残肢尽数化作精气,围绕着他形成一道血色漩涡。漩涡中,萧显的右臂逐渐成型——那是一条覆盖着黑鳞的手臂,指甲泛着幽蓝,关节处凸起尖刺,显然已非人类肢体。当最后一缕精气被吸收,萧显缓缓睁开双眼,赤红的瞳孔中没有丝毫理智,只有纯粹的杀意。他抬手一挥,黑鳞手臂带起狂风,“轰!!!”将旁边的山体直接贯穿。“断岳境巅峰……”萧显感受着体内澎湃的力量,嘴角勾起一抹残忍的笑容,“莫潇、残锋、三宗掌门……你们都得死!太仓城,定要血流成河!”溶洞内的倭寇手下早已吓得跪倒在地,头也不敢抬。就连洞底水池中豢养的海兽,也蜷缩在水底,不敢发出丝毫声响——萧显身上的邪气与杀意,已让这片空间都为之战栗。就在此时,一名倭寇跌跌撞撞地跑进来,刚踏入溶洞便被萧显的目光锁定,双腿一软跪倒在地,牙齿打颤:“大……大人……有、有情报……”“说。”萧显的声音冰冷刺骨,黑鳞手臂微微抬起,尖刺闪烁着寒光,“若只是废话,你便留在这里,给本座当养料。”那倭寇吓得魂飞魄散,连忙说道:“大,大人,我们派出去的小队……这十日遇到的都是三宗弟子和散修,没、没见过魔门的人!属下派人去魔门营地探查,发现……发现方圆数十里,已经没有魔门中人的痕迹了!”萧显闻言,先是一愣,随即放声大笑,笑声在溶洞中回荡,带着令人毛骨悚然的得意:“哈哈哈!本座的计策成了!《剑典》果然让正魔反目,魔门那群蠢货,定然是受不了正道的排挤,灰溜溜地走了!”他丝毫没有察觉异常,只当是自己先前散布《剑典》残篇的计谋起效,全然忘了魔门与正道素来水火不容,怎会因这点嫌隙轻易退去。“来人!”萧显猛地挥手,“立刻去通知柳生大人,就说魔门已退,联军实力大减,此时正是攻打太仓城的最佳时机!”一名倭寇连忙领命,连滚带爬地跑出溶洞。萧显则走到水池边,看着水中自己狰狞的倒影,伸出黑鳞手臂,指尖划过水面:“莫潇,这一次,本座定要将你碎尸万段!”魔门撤离的消息,如同长了翅膀般,很快传入抗倭联军营地。一时间,营中议论纷纷,不同立场的人各执一词,争论不休。在营地东侧的篝火旁,几名散修正围坐在一起,其中一名满脸络腮胡的散修灌了一口酒,大声说道:“魔门走了好!那群魔头平日里杀人如麻,跟他们合作,简直是与虎谋皮!如今他们走了,咱们再也不用提防背后被捅刀子,专心对付倭寇便是!”旁边一名青衣散修却摇了摇头,眉头紧锁:“王兄,话可不能这么说。魔门虽然行事狠辣,但他们的实力摆在那里——残锋的魔功、厉无咎这些人,都是能与倭寇抗衡的力量。如今魔门突然撤离,咱们少了一股重要助力,倭寇若是趁机来攻,咱们怕是难以抵挡。”说到这里青衣散修脸上闪过一丝凝重低声说道:“更何况,还有那位………”“哼,你就是杞人忧天!”络腮胡散修放下酒坛,不屑地说道,“莫大侠和他的好友们神通广大,叶雷兄的‘破风杀剑’也威力无穷,还有三宗弟子相助,难道还怕了倭寇不成?魔门走了,反而少了个累赘!”青衣散修还想争辩,却被一旁的白发老者拦住。老者叹了口气,目光望向营地中央莫潇的营帐,缓缓说道:,!“此事没那么简单。魔门行事向来谨慎,若不是有特殊原因,绝不会轻易撤离。而且……你们不觉得奇怪吗?魔门撤离的消息,为何会这么快传到咱们这里,又恰好被倭寇知晓?”这番话让篝火旁的议论声瞬间沉寂。众人面面相觑,心中都升起一丝疑虑——这看似寻常的撤离背后,是否藏着更大的阴谋?而在莫潇的营帐内,他正与汤克宽、三宗掌门围坐议事。桌上摊着一张太仓城周边的地图,莫潇手指落在魔门营地的位置,神色凝重:“魔门撤离得太过蹊跷,既没有提前通知我们,也没有留下任何痕迹,不像是主动退去,反倒像是……刻意隐藏行踪。”“你的意思是,魔门是故意让倭寇以为他们撤离了?”松修眉头一挑,眼中闪过一丝明悟,“可他们为何要这么做?难道是为了配合我们之前的计划,引倭寇上钩?”莫潇眼中先是浮起一抹莫名的笑意,但一闪而逝。他随即点了点头,又摇了摇头:“有这个可能,但也不能排除其他隐患。柳生赤潮心思缜密,萧显应该还在恢复,又他们定然不会轻易出兵。魔门撤离的消息,或许是他们试探联军的诱饵,也可能是……另一场阴谋的开始。”汤克宽盯着地图,争胜说道:“无论如何,我们都要做好准备。我已经让周猛加强了太仓城的防御,同时增派探子,密切关注倭寇的动向。只要他们敢来,咱们就给他们布下天罗地网。”莫潇看着几人坚定的眼神,心中对于计划的实施安定了几分。他抬头望向帐外,晨光已渐渐散去,乌云开始在天边聚集,似有暴雨将至。溶洞中,萧显还在做着踏平太仓的美梦,丝毫不知自己已落入算计;营地里,散修们的争论仍在继续,担忧与侥幸交织;而莫潇与三宗掌门,则在紧锣密鼓地布置防御,准备应对即将到来的风暴。一场围绕着太仓城的阴谋与较量,已悄然拉开序幕………………………………:()谓侠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