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海阁

文海阁>那年花开1981 > 第五百三十四章 妹妹已经是大佬了(第2页)

第五百三十四章 妹妹已经是大佬了(第2页)

李野为何突然频繁出入技术档案室?为何主动承担那些没人愿意碰的老旧项目?为何在会议上屡次提出“成本核算”“市场导向”这类超前概念?

原来,他一直在积累资本。

技术和数据是最硬的筹码。一旦改制启动,谁能拿出完整的生产流程优化方案?谁能精准测算出企业盈利模型?谁就能赢得决策层的信任。

而李野,早已准备就绪。

董善睁开眼,目光变得锐利起来。

他不能再等了。

第二天一早,他没去办公室,而是直接驱车前往市统计局资料室。他需要近三年全市工业企业的经营数据,尤其是轻工系统的亏损面、利润率、职工人数变化趋势。这些数字,将是他在未来谈判桌上最有力的武器。

中午时分,他在资料室门口碰到了一个意想不到的人??文乐渝。

“你怎么在这儿?”董善有些惊讶。

文乐渝穿着一身藏青色呢子大衣,手里抱着几份文件,脸上带着少见的凝重:“我爸让我来查点东西。”

两人对视一眼,心照不宣。

“你也察觉到了?”董善低声问。

文乐渝点点头:“风要变了。我爸说,京南集团大概率会被划归市里直管,最快明年一季度就会出文件。但现在的问题是??谁来主导改革?”

董善冷笑:“你以为是谁?当然是有背景的。”

“可你不该放弃。”文乐渝盯着他,“你忘了我爸当初是怎么上来的?他当年也是个‘没背景’的技术员,靠的是什么?是数据、是方案、是让人无法反驳的事实。”

董善怔住。

是啊,他曾以为自己的一切都来自家族荫庇,可文庆盛的崛起,恰恰是因为他在七九年提交了一份《关于国营企业效率低下根源的调查报告》,直接递到了副总理案头。

那份报告,改变了命运。

“我有个建议。”文乐渝将手中的文件递给他,“这是去年全市十家试点企业的改制评估报告,里面有详细的成本结构分析和员工安置方案。你可以参考一下,写一份属于京南的‘改革白皮书’。”

董善接过文件,指尖微微发颤。

他知道这意味着什么??不再是被动等待分配,而是主动定义规则。

接下来的半个月,董善几乎住在了办公室。他召集了几名信得过的技术骨干,秘密组建了一个“内部研究小组”,代号“春风”。他们白天正常工作,晚上加班加点整理数据、建模测算、撰写方案。内容涵盖产权分割、管理层持股、职工安置、债务重组等多个敏感议题。

与此同时,他也开始有意接触市经委几位年轻干部,通过饭局、喝茶等方式建立联系。他知道,未来的改革领导小组必然由市里牵头,必须提前埋下人脉。

而李野那边,也并未沉寂。

某天下午,董善在厂区巡视时,偶然听见两个工人聊天。

“听说了吗?李工最近常去市委党校听课,还跟经济体制改革研究室的专家打得火热。”

“可不是嘛,人家都说他是‘改革先锋’,将来搞承包制,第一个就是他。”

董善听着,嘴角微扬,心中却毫无波澜。

他知道,真正的较量,从来不在街头巷尾的流言蜚语里。

真正的战场,在会议室,在文件堆,在每一次高层谈话的间隙。

一个月后,一份名为《京南集团深化改革可行性研究报告》的内部文件,悄然出现在几位市领导的案头。署名:董善。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