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贵险中求。朱平安身为反王之一,不仅要背对元廷与雍军的压迫,同时还要应付反王之间的勾心斗角。他所走每一步,都可谓是如履薄冰。这一切,远在天边的信州是不会得到消息的。朱平安也不希望叫人知道。他从马氏的信里,得知了师兄回山的消息。当时朱平安的心里就有一种冲动,他想尽快回到信州,然后当着师兄的面去负荆请罪。自己打小就受师兄养育之恩。本就有还不完的恩情,现在竟然害得师兄不得善终。朱平安的眼底闪过一丝痛苦之色,随后抬头,看向面前一位中年文士。那人看起来莫约四十岁,留着一撇八字胡须,五官干瘦。眼神里带着一丝沧桑。朱平安开口道:“周先生,你说元廷内就藏着一柄可以救本王师兄的剑,这是真的?”闻言,那文士躬身一礼,面带微笑。“我本名周瑞安,伯祖即是历经六朝的大元九千岁。伯祖早年留下过消息,杨氏皇族封存着一把来历极大的宝剑,传闻是圣贤的遗留。”“剑名厚德,唯有大德者居之,功参造化,立地成圣!”“李剑主在桃源损了寿数,唯有修成得道者方可延年益寿,厚德剑可以帮到他。”朱平安本来是不信周瑞安的。这人在一暴雨之夜前来投奔,妄言知道师兄在桃源的经历。朱平安起初不信,直至此人袒露桃源之事,与朱平安经历得分毫不差,这才真正引起了他的重视。更重要的是。朱平安清楚自家师兄的个性。他本就是润物细无声的性子,倘若真的遇上了这等事情,不到寿终之日,永远不会让身边人知晓内情。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对于师兄。朱平安不敢冒这个险。他先是命人查了周瑞安的身份,但在大元的卷宗里此人已经死了。不过当初追杀周瑞安的人也一并死去。事情当中就透着一丝蹊跷。因为周家被灭是在天顺十七年,距今过去了六年。彼时的朱平安已是明教之主,虽然没有住在山上,他却记得师兄当时带着小师侄去过金陵。距离师兄回山,中间有好几个月的时间。若师兄与周元之死有着关系,那么周瑞安的出现就值得令人深思了。不管他是报仇的也好,报恩的也罢。朱平安清楚这是自己少有的能帮上师兄的机会,哪怕是糖衣炮弹都要整个吞下去。他看向周瑞安,再度开口。“那告诉你消息之人,他可曾表露过身份?”周瑞安点了点头:“高人说过,若明王殿下问起,无需隐瞒。”“他说……世人称他为武穆。”“武穆。”朱平安暗暗记下这个名字,心中并无头绪,只能利用明教的势力进行调查了。还有这周瑞安。他既然知道桃源之事,暂时就杀不得。“也罢,你暂且留在军营里。”“多谢明王。”等到周瑞安走后,朱平安也立刻喊来心腹,打算与思州方面就接下来的计划作出些改变。他们要尽快吃下西南的大盘子,然后才好尽快壮大自身。厚德剑既然是在元廷手里。那就将其攻破,杀人取剑!朱平安从来没有比现在更迫切想要取得胜利。……剑池上。燕云歌最初本意只是短暂停留,到现在也喜欢上了这里的生活。她平日里喜欢到山中与虎熊作伴,顺带再挑衅一下狼王。稀奇的是,那些并不算好脾气的野兽,对她这么一个外来者却没什么攻击性。而且,她本人似乎在文学上有着不小的造诣。这是偶然的一次,小石头将夫子布置的功课带到山上,一句又臭又长的“之乎者也”,落到燕云歌这就成了幽默的故事。她好像也很惊讶于自己的才华。正赶上小石头学文。于是燕云歌主动提出,由她来负责传授文学,以报答寄居山中的恩情。李灵运同意了。因为这样的结果好像也不差。现在李狼与柳窈都长大了。再过两三年。等柳窈到了出嫁的年纪,就把李狼脱干洗净,丢去与她住一间屋子。争取在闭眼之前,再看一眼徒孙。如果可以,李灵运还想亲眼看到他学会走路,然后咿咿呀呀地喊他一句“师祖”若能等到这一天。李灵运觉得自己纵使闭了眼,心里也是甜腻腻的。这日。他抱着躺椅,寻了一处凉爽而茂密树荫,就准备打个盹儿。但是躺椅刚放下,李灵运的腿都没舒展开来。就有一人出现在他身旁。正是燕云歌。少女的秀发披在肩上,脸颊还透着一丝汗水,看样子又是与李狼和小石头一起晨练去了。她目光盯着李灵运,眼神里并没有刺人的意味。,!可就是这样,也很难让人入睡。如果放在以前,李灵运大概会两腿一蹬坐起来,睡不着那就不睡了。但是现在。他多了一种从前不曾有过的好胜心。睡不着那就装睡。反正不能让人看见自己的狼狈。只是这点小伎俩又如何瞒得过燕云歌。她不说话,就这么盯着许久,半晌才开口。“老头子,我们走吧。”闻言,李灵运翻了一个身子,背对着她,但还是没有说话。“我觉得我已经做好了准备,这次一定可以找回其他的记忆,然后再帮你找到那把剑。”见她说的这么真切。李灵运也没好意思装睡了,裹着被子像是熊一样爬起来,终于开口了。他反问道。“燕云歌,除了今日,你有对我说过谎么。”听到这话,燕云歌脸色微变,脑袋低下,看上去有些窘迫。但她还是给出了答案。“没有。”李灵运重新躺了回去,声音中多了一丝平静与满足:“那就够了。既然你从来都不曾辜负过我,那也无需勉强自己去做不:()圣人弟子,长生的我奉师命下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