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海阁

文海阁>重生后,她成了权臣黑月光 > 第684章 你是在向我求爱么(第1页)

第684章 你是在向我求爱么(第1页)

若她跟过去一样。

这一次可怜他,等他痊愈了之后又离开,那么他宁愿不要。

他不需要任何人的怜悯。

他的家事,他一个人会度过去,并不需要以此换取她的目光。他并不是这般自轻自贱的人。

阮凝玉听完之后,没有想到他会是这么想的。

可看他的神情,阮凝玉又觉得可怜,又唾弃自己的卑劣。

在徽州的时候,因为她的一己之私,为了快乐,她便轻易地将自己交了出去。而没想过,谢凌并不是一个满足的人,他想要不是身体,而是她的心。

因。。。。。。

夜色如墨,归晚楼的烛火却未熄。阮凝玉将那张泛黄纸条夹回乐谱,轻轻合上书册,指尖仍残留着旧纸的粗糙触感。她望着窗外,月光洒在庭院青石板上,映出斑驳树影,仿佛有无数双眼睛在暗处低语。

“第九枝……”她低声呢喃,唇角微扬,“原来,齐青寂布的局,不止九十九名乐师,还有第十个‘影子’。”

她起身踱至案前,取出影阁密档,一页页翻查当年玄霜瘟爆发时各地音律教坊的记录。手指忽然顿住??岭南以西三百里外,曾有一座名为“鸣心堂”的盲童琴塾,专收天生无目却音感极佳的孩童。名录上共列十人,前九皆标注“殁于疫”,唯第十人仅记三字:“失踪”。

而那孩子的名字,赫然是“阿弦”。

阮凝玉瞳孔微缩。她记得这个名字。当年林守拙日记中提过一句:“鸣心堂第十子,非天生盲,乃自封双目,言‘不见方能听清天命’。”彼时他以为是疯语,未曾深究。

可如今想来,那不是疯,是觉醒。

她提笔写下几行密令:封锁鸣心堂遗址方圆十里,调派懂音律的暗探潜入周边村落,寻找会弹《凤鸣吟》起手式却不识曲名之人。末了,又添一句:“若遇戴面具者,不可轻举妄动,只远远跟随,报我方位。”

信封刚封好,檐角铜铃忽地一颤。

不是风。

这铃声清越短促,三长两短??是影阁最高级别的警讯。

阮凝玉猛地站起,还未及开口,门已被推开。谢凌大步走入,衣袍染尘,肩头尚带雨水,显然刚从城外归来。

“找到了。”他声音低沉,“在北岭废弃驿站后山,有个地下窑洞。里面有具尸骨,身披残破琴衣,指骨紧扣一把断弦古琴。更奇怪的是……那琴腹刻着‘清越?贰’三个字。”

阮凝玉呼吸一滞。

“清越”是母亲遗琴,天下仅此一把。但若说有第二把……那就只能是当年为防不测,由匠人仿制的赝品。可据她所知,那仿琴早在宫变之夜焚毁于火海。

“还有别的发现吗?”她问。

谢凌点头:“窑洞四壁刻满音符,全是《凤鸣吟》的变调,节奏错乱,像是有人在反复试错。而在最深处的石台上,摆着一面青铜镜,镜背镌刻九枝梅花图样,中央凹槽……少了半块黑晶。”

阮凝玉缓缓闭眼。

那是另一枚“心钥”的证据。

齐青寂死后,黑晶分为三块:一块随他葬入墓中,被她取走;一块落入太子手中,已在地宫化作枯骨;第三块,竟藏在这荒山野岭之中,且与“清越贰”同存。

“这不是赝品。”她睁开眼,“那是‘清越’真正的孪生琴??由同一棵千年桐木剖制而成。母亲当年留下它,不是为了替代,是为了传承。只有当血脉相连之人同时抚奏双琴,才能奏响完整的‘净世调’。”

谢凌皱眉:“可那尸骨经鉴定已死去至少十五年。那时你还没出生。”

“所以他是替身。”阮凝玉冷冷道,“真正的‘第九枝’活到了现在。而这具尸体,不过是用来混淆视听的棋子。”

话音未落,门外传来急促脚步声。一名女侍冲入,脸色惨白:“大人!岭南来报,‘影子’昨夜失踪了!他养妹说,他留下一张字条,写着‘我要去找另一个我’。”

阮凝玉心头一震。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