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海阁

文海阁>乌龙山修行笔记 > 第五百四十一章 试探(第1页)

第五百四十一章 试探(第1页)

仙田宗最终还是鼓起勇气,上前假打了。他们迅速接近山间亭的方向,在距离山间亭数十丈远的外围尽量闹出一些动静来,比如在几处高点凭空烧几把火,又或者晃动大树,伴以法器飞来飞去,刷出一些七彩光芒。

但这。。。

雨后初霁,乌龙山的雾气尚未散尽,山道上湿漉漉的青石泛着微光。守心祭的余韵仍在空气中流转,那道金白光柱虽已隐去,但天地间仿佛被重新洗过一遍,连风都带着记忆的温度。弟子们陆续归队,各自整理巡行记录,心灯塔内烛火通明,纸页翻动声如春蚕食叶。

陆昭独坐塔顶静室,面前摊开一张新绘的地图??西南蛮荒石窟所在之地被朱砂圈出,旁边是林知雪亲笔注解:“地脉记忆结晶活性未衰,或可重启‘心狱封印’。”字迹清瘦,却力透纸背,一如她本人。

他指尖轻抚那圈红痕,忽觉袖中一物微颤。取出一看,竟是那片来自笑音寺的金箔,原本干枯的符文此刻竟隐隐泛出淡青光泽,似有生机复苏。他凝神细看,只见“执妄之种已散四方”八字之下,悄然浮现出一行极细的新字,如同墨迹从纸背渗出:

**“种子不生恶,唯待人心养。”**

陆昭心头一震。这不是密语,而是回应??来自西域的回响,亦或是某种更深层的共鸣。他猛然想起那夜共感阵法开启时,千人同心所释放的记忆洪流,并非仅仅驱散了执妄,更像是在天地间播下了一颗新的种子:不是以力量镇压黑暗,而是以记忆唤醒光明。

“你在看什么?”林知雪推门而入,手中端着一碗药汤,气息仍显虚弱,但步履已稳。

陆昭将金箔递给她。她只看了一眼,便轻轻笑了:“它认出你了。”

“什么意思?”

“你以为忆莲只是工具?”她坐在案边,吹了吹药面,“它是活的。每一粒种子,都承载着一段不肯消散的执念。而当你在南疆用接纳破开愿核那一刻,你就成了所有执念的‘容器’??不是主宰,而是倾听者。”

陆昭沉默良久,低声道:“所以他们才会梦见亡者呼唤?因为他们心里,真的有人在等。”

“是。”她点头,“执妄之主不过是放大了这份渴望。就像一面扭曲的镜子,照见我们最深的恐惧:怕被遗忘,怕此生无痕。”

窗外雷声轻滚,春云低垂,似有大雨将至。

就在此时,陈砚匆匆登塔,铠甲未卸,眉宇染尘。“西南方向急报,”他声音沉稳,却难掩紧迫,“石窟地脉突现波动,昨夜整座山谷回荡哭声,持续整整三个时辰。巡光队员无人入睡,皆称梦见自己死于千年前那一战。”

陆昭霍然起身:“壁画上的陨落场景……要醒了?”

“不止。”陈砚递上一卷竹简,“我们在石窟深处发现新的刻痕??与你掌纹对应的那只手,其纹路正在移动。”

三人对视一眼,寒意自脊背升起。

次日清晨,陆昭率队启程西南。随行者仅五人:林知雪、陈砚、两名精通古篆的典籍长老,以及一名年仅十四岁的见习弟子苏篱??她是此次守心祭中唯一能在共感阵法里完整复述三代祖辈生平之人,被称为“记忆之耳”。

一路穿林渡涧,越岭攀崖。越往深山,草木越是异样:树木扭曲生长,枝干如指爪伸向天空;溪水漆黑粘稠,却映不出人影;更有甚者,沿途偶见村落遗迹,屋舍完好,锅灶尚温,却空无一人,唯有墙上用炭笔写着同一句话:

**“我们记得,所以离开了。”**

林知雪蹲在一户人家门前,手指抚过墙灰。“这不是逃离,是升华。”她喃喃,“他们的记忆足够强大,以至于身体已成束缚,灵魂直接融入地脉。”

“类似巡光先烈。”陈砚沉声道。

陆昭不语,只觉胸口忆莲种子微微发烫,仿佛在呼应某种遥远召唤。

第七日正午,队伍抵达石窟。入口已被藤蔓封死,但那些藤蔓并非植物,而是由无数细小的人形骨节纠缠而成,每一节都刻着名字。苏篱靠近时忽然跪倒,泪流满面:“他们在叫我……叫我的本名……可我出生时就没有姓氏。”

陆昭扶起她,斩断藤蔓。刹那间,整座山体震动,岩壁裂开一道缝隙,冷风呼啸而出,夹杂着千百种声音??哭泣、低语、吟唱、呐喊,汇成一片混沌悲鸣。

众人踏入其中,眼前景象令人窒息。

壁画不再是静止图像,而是缓缓流动的画面:第一代巡光者走入心狱,将自己的心脏剜出,封入水晶;他们的血流入大地,化作脉络般的金线;而在最深处,一座由记忆残片堆砌的高塔巍然耸立,塔顶悬浮着一颗跳动的黑核??正是“执妄之源”的原型。

“原来如此。”林知雪声音颤抖,“他们不是封印它……他们是孕育它。”

“什么意思?”陈砚皱眉。

“你看那些记忆碎片。”她指向壁画边缘,“每一片都属于一个未能安息的灵魂。巡光者收集这些执念,本欲净化,却因过于庞大而失控。执妄之主,其实是集体悲伤的具象化产物??一个本该被治愈的孩子,最终成了灾厄本身。”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