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海阁

文海阁>你才玩半年,都代练到总决赛了? > 319 决赛将启(第3页)

319 决赛将启(第3页)

赛后采访,记者追问:“尼?是你临时练的吗?”

“不是。”他说,“我三个月前就开始练了。因为她说,这个英雄的节奏,像我们第一次见面那天的雨。”

回到休息室,他打开手机,收到一条新消息。

>【明敬】你刚才用了尼?。

>【宋宣】嗯。你说它像雨。

>【明敬】你还记得。

>【宋宣】我记得你说的每一句话。

>【明敬】包括那句“别让我回来时,系统版本不兼容”?

>【宋宣】所以我每天都在更新自己。

几天后,CHI2025大会正式召开。明敬通过远程连线发表主题演讲,题目是《分布式认知中的情感绑定:当信任成为系统底层协议》。全球数千名学者在线观看,会后提问环节,一位MIT教授举手发问:

“您的研究似乎暗示了一种超越传统控制论的人机关系。但如果这种连接依赖于特定个体之间的情感纽带,是否意味着它无法复制或推广?”

明敬微笑:“您可以这么认为。但我更愿意把它看作一种提醒??科技的意义,从来不是替代人类的情感,而是让那些本就存在的连接,变得可见、可测、可延续。”

她顿了顿,望向摄像头,仿佛穿透屏幕,看向某个遥远的城市,“有些人注定要并肩前行。哪怕中间隔着实验室的玻璃,隔着七十二小时的断联,隔着三千公里的距离,他们的信号依然能对齐。这不是技术的胜利,是人心的算法。”

当晚,宋宣独自加训至凌晨。最后一场自定义模式,他对线的是AI模拟的巅峰期Faker。战况激烈,双方互有胜负。第28分钟,他抓住对方一个微小走位失误,一套技能灌满,拿下击杀。

系统提示:【挑战完成,评级:S+】

他摘下耳机,忽然感到一阵眩晕。眼前闪过无数碎片般的画面??白色的实验室、蓝色的光、她的手指按在玻璃上、她的嘴唇开合说着什么,但他听不清。

他扶住桌沿,喘息片刻,打开日记本,写下新的记录:

>**补充案例4:2025年6月5日,主控节点在高强度对抗后出现短暂神经共振现象,持续约14秒。特征表现为视觉重叠、听觉延迟、情感前置。推测为辅助节点解除隔离后首次尝试主动信号注入。值得注意的是,此次共振未伴随EEG异常,表明系统已具备自主调节能力。结论:心弦协议初步实现双向唤醒。**

一周后,明敬出现在训练基地门口。她穿着简单的白衬衫和牛仔裤,背着一个黑色双肩包,像普通访客一样刷卡进门。前台愣了几秒才反应过来:“您是……明敬博士?”

她点头:“我来找一个人。”

电梯上升的过程中,她心跳加快。七年了,她第一次以“非观测者”的身份走进这片空间。走廊尽头,那扇熟悉的房门虚掩着,灯光透出。

她推门而入。

宋宣正对着屏幕复盘比赛,听到动静抬头,整个人僵住。

时间仿佛凝固。

她看着他,轻声说:“系统兼容性检查,现在开始。”

他站起身,一步、两步,走到她面前,伸手接过她的包,放在桌上,然后??紧紧抱住她。

没有言语。

但他们都知道,心跳误差早已低于0。05秒。

良久,他松开她,从抽屉里拿出一张纸,递给她。

是那份被拒签的签证申请表,上面盖着“不予通过”的红色印章。

“我重新提交了。”他说,“这次写了真实理由。”

“什么理由?”

他看着她,一字一句地说:“因生命重要节点需现场同步,申请赴美进修。”

她眼眶微红,却笑着摇头:“你啊……还是这么固执。”

“你不也是?”他反问,“为了等我这句话,把自己关进试验舱七十多天。”

“我不是等你。”她轻声说,“我是为了让未来的每一次见面,都不再需要解释。”

窗外,夏日晚风拂过梧桐树梢,沙沙作响。

电脑屏幕依旧亮着,最后一场比赛的回放定格在团战胜负手的瞬间??他孤身切入五人阵中,技能如流星划破夜空。

而在画面右下角,生命值仅剩一丝的角色头像旁,浮现出一行小字,无人注意:

>【ConnectionStatus:Stable。Latency=0。01s。】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