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有人写:“谢谢‘清源’,让我终于敢在朋友圈发自己的照片。”
黄枝翻开最后一页,那是他自己写的后记。
>“很多人问我,为什么要坚持做这件事。
>其实答案很简单:因为我见过一个人被全世界误解是什么样子。
>我的妻子陈婉,至死都没等到一句‘对不起’。
>但现在,越来越多的人不再沉默。
>他们用手机扫描谎言,用证据反击诽谤,用勇气走进法庭。
>这不是胜利,而是偿还??
>偿还给所有曾经被迫低头的灵魂,
>也偿还给我们心中本不该熄灭的光。”
合上书稿,他打开邮箱,给出版社回了一封信:
“可以排版印刷了。封面不用复杂设计,就放一张普通人举着手机的照片就好。
标题也不用改,还是那一句:
**《当千万人开始追问“是真的吗”,黑暗便无处藏身》**”
窗外,晨曦微露。
小区里,早起的孩子们背着书包走过,有人拿着手机对着路边的传单拍照,大声喊:“假的!又是免费领鸡蛋的骗局!”
另一个孩子跑过来:“快告诉我链接,我也要扫!”
笑声洒满清晨的空气。
黄枝站起身,拉开窗帘,阳光倾泻而入。
他知道,这条路还会很长。会有新的攻击,会有更复杂的伪装,会有权力与资本再度联手围剿。但他也知道,火种已经点燃。
每一个敢于按下查证按钮的人,都是在说:“我不信。”
而当千万个“我不信”汇聚在一起,便是时代转向的号角。
他拿起手机,拍下这一刻的朝阳,发了个朋友圈,只写了四个字:
**“继续前进。”**
片刻之后,评论陆续跳出。
李维说:“服务器稳定,今日拦截高风险内容1。2万条。”
于征说:“云南试点学校的孩子们寄来了新画,说油菜花开得比去年还旺。”
董萱说:“念真今天第一次自己走到我面前,没摔跤。”
林晓说:“开庭日期定了,就在下个月八号。我已经准备好证据包。”
最后一条,是一个陌生用户留言:
>“昨天我妈转发了一个‘吃西瓜致癌’的视频,我没骂她,也没争辩,just打开‘清源’扫了一下,给她看结果。她看了很久,然后默默删了朋友圈。我知道,她不是固执,只是太害怕。但现在,她愿意试着相信我了。谢谢你们,给了我一种温柔说服她的方法。”
黄枝看着这条消息,久久未动。
然后,他点开回复框,轻轻敲下几个字:
>“谢谢你,教会了我们如何更好地存在。”